1. 设计范围:合肥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滨湖车辆段出入线、库内线、库外线、试车线轨道。车辆段与正线设计分界里程为出入线整体道床与碎石道床分界点YSK0+(ZSK0+),出入线U型槽部分采用60kg/m钢轨,碎道床
(1)试车线碎石道床:采用60kg/m钢轨弹条I型扣件(TB/T1495)、新II型预应力混凝土枕(研线0322)碎石道床。钢轨中心线处最小轨道结构高度845mm。砟肩宽为400mm,砟肩堆高150mm。道床边坡为1:,面砟采用TB/T2140-2008《铁路碎石道砟》中规定的一级道砟,钢轨中心线下最小道砟厚度为250mm。底砟采用TB/T 2897—1998《铁路碎石道床底砟》规定的底砟,钢轨中心线下最小厚度不小于200mm。轨枕铺设数量为1680根/km。
(2)库外线一般地段碎石道床:采用50kg/m钢轨弹条I型扣件、新II型预应力混凝土枕碎石道床。钢轨中心线处最小轨道结构高度625mm。砟肩宽为200mm,半径小于300m的曲线外侧砟肩宽为300mm。道床边坡为1:,采用TB/T2140-2008《铁路碎石道砟》中规定的一级道砟,设单层道砟,最小道砟厚度为250mm,轨枕铺设数量为1440根/km。
(3)碎石道床全面整道后,应经列车或单机压道,压道次数不少于30次。
(4)库内线采用DJK5-1型扣件整体道床,根据工艺的不同要求,分横通道整体道床、墙式检查坑整体道床、柱式检查坑整体道床、一侧墙式一侧柱式检查坑整体
道床和直埋式整体道床。道床混凝土采用水泥、砂、石及水等原料应符合GB50204-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GB/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附录B的有关规定的要求,混凝土材料的选用按Ⅰ-B类环境类别和不低于100年设计使用年限考虑。粗骨料宜采用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0mm。道床内布设单层钢筋网,纵向采用HRB400钢筋( 12),横向采用HPB300(φ8)钢筋作为箍筋。钢筋间连接采用绑扎。
(5)洗车库整体道床:轨道专业负责机车走行轨及端刷走行轨的铺设,由结构专业负责提前施工完水沟并预留出轨道铺设的空间,轨道负责施工汇水面内其余的道床结构。为利于排水,轨枕间距设为1000mm,道床表面向中心水沟做3%的横向排水坡。因目前洗车设备尚未招标,洗车库存在调整的可能性。
(6)墙式检查坑及立柱式检查坑施工前,要求检查并扶正结构预留钢筋,以保证轨道结构的强度与稳定。
(7) 配轨时要避免钢轨接头坐落在铁垫板上。
(8) ,且应保证左右股钢轨下扣件位置对齐。
(9)过渡段:试车线墙式检查坑两侧整体道床与碎石道床之间设置过渡段,长度20m范围内的碎石道床底部设置钢筋混凝土铺底,采取道砟厚度渐变的方法,实施道床弹性过渡,降低刚度梯度差,底部填土需碾压密实。具体做法见本册图"HF1-18-26-02-SS-GD-020A"试车线整体道床与碎石道床过渡段图"。出入线路隧过渡段因路基专业已有过渡段,轨道专业不再设置过渡段。
(10)为尽量降低本工程对上盖物业的影响,试车线两端,库外线局部地段道床下设置减振道砟垫。具体位置见本册HF1-18
张营停车场设计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