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庄镇二○○四年“千百万”工程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千百万”工程紧紧围绕促农增收目标,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巩固养羊种药、发展鸡猪劳务,加强林果科管,注重规模效益,实现当年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集全镇各包抓领种,提高技术含量,组织村里的多个“能人”到武关镇考察学习,使全村养猪大户达到户,全村养猪达头。河口、西楼、中南产业协会根据市场需求,鼓励引导群众走出大山兴产业,组织多位群众去西安丈八沟养猪,现在已经办成养猪场多个,饲养量达多头,成为该村产业发展中最具特色的项目。马家坪、河口村产业协会为帮助群众发展新的项目,组织群众去XX县区参观,返回后分别在本村建起一个万只散养鸡基地。加强技术培训是“扶贫先扶智”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全镇一年来,共请到县畜牧局、林业局、科技局、劳动局等单位的技术专家举办养殖、林果科管等科技培训次,各村产业协会组织、各包抓“千百万”干部也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培训,每个千百万干部都在次以上,象卧羊村包抓干部刘大兵、河口村包抓干部王伟等还把养猪、养羊技术印发成册,发放到群众手中。虽然,我镇各村协会组织还需不断规范运作程序,但他们在我镇产业发展中确实功不可没。
三是狠抓劳务促发展。劳务输出是我镇农民群众增收的传统项目,过去主要是上煤矿、金矿等,危险性大,民工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为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镇“千百万”工作队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将全年任务分配到村,责任到干部,积极在各村成立劳务协会,不断捕捉劳务市场的供求信息,签定劳务定单,组织各村富余劳动力适时外出务工。二是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干部通过带资的方式带领农民闯市场,搞劳务。三是邀请县劳动部门进行了两次外出务工人员法律、技能培训,受训人数达人次,提高了全镇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技能和依法维权意识,帮助务工人员从苦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四是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较为准确、客观的劳动力资源状况普查,建立劳动力资源档案,为扩大劳务输出奠定软件基础。目前,全镇劳务输出人数已达人左右。街坊村、中南村三十几名群众在村劳务协会的组织下,已在西安大明宫参与建材生意,被当地人称为“峦庄建材城”。月底,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曾亲自到西安看望他们,现场办公,帮助解决资金信贷、家里农活等问题,消除后顾之忧。另外,四家村劳务协会组织多人赴西安搞货物装载,中南村劳务协会已组织全镇各村多人远广州、深圳等沿海地区在服装、电子等正式厂家务工等都是镇“千百万”工程发展劳务产业的亮点。
四大产业的协调发展,构建了我镇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撑,据统计,今年,全镇示范户人均产业收入达元,全镇人均产业收入达元。
三、包抓方法逐步创新,干部作风有了新的转变。
镇上把“千百万”工程当作转变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通过包户带村兴产业,使全镇干部的工作作风得到较大转变,工作方式有了新的突破,基本实现了“干部沉下去,群众富起来”的目标。一是把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扶贫重点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两示范活动同“千百万”工程结合起来,以开发为导向,把产业发展列入各种项目实施的一项主要内容,把资金捆绑使用,充分整和项目,发挥资金的最大作用。中南村工作组将上马石重点村建设与市畜牧局包抓阳坡养猪小区捆为一体,由县扶贫局投入水泥等物资,市
峦庄镇二四年“千百万”工程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