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际健康产业园项目运营规划前期策划
目录
一、项目可行性分析
二、项目运营规划
1、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湖北医药产业发展可行分析
3、东西湖区区位优势分析
1、项目总体规划设想
2、项目一期建设规划
3、项目发展远景规划长迅速,市场空间广阔。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可行分析
2011年湖北省医药工业子行业产值情况
化学原料
化学药品制剂
中成药
中药饮片
卫生辅料
医疗器械
制药机械
合计
554亿元
20XX年,,%,;,%,,产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平稳发展。
20XX年湖北省医药工业产值情况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可行分析
近四年湖北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年均增长率27%
近年湖北医药工业销售情况
产业经济实现产销两旺,销售率及利润率逐年上升,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较快。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可行分析
湖北省具备大规模发展医药产业的基础
医药工业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医药企业扩展迅速,省内医药类上市公司达7家
传统医药领域处于领先优势,
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品种全,种植规模大
医药科研实力位居国内前列
医药文化历史悠久
医药市场较为发达
湖北医药产业优势: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可行分析
医药行业缺乏龙头核心;
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
医药投入不足后劲乏力(主要表现在政府投入不足,科研投入偏低,企业投入乏力)
医药经济外向度低:招商引资力度不大,国际交流合作不够,省内医药企业走不出去。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湖北医药工业产值差距较大,在GDP中的占比也很小。湖北364家医药生产企业仅有7家上市药企,而广东省则达17家,浙江省达18家,浙江省上市药企产值贡献超过全省医药行业总产值的50%.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医药经济外向度低是导致我省医药产业与发达省份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湖北医药产业发展可行分析
医药经济外向度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省内医药企业走出去的太少;2、医药生产受到流通环节的限制。其中流通环节是制约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流通环节复杂
物流成本增加
大生产小流通
无法扩大产能
企业发展受限
行业外向度低
湖北医药行业发展核心问题——医药经济外向度低
现有物流项目分析
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行政、居住为一体的生物产业新城。
占地面积
6700亩
总建筑面积
120万平米
总投资
48亿元
预计年产值
150亿元
武汉光谷生物城
核心功能:生物工程研发+生产
项目优势:
政策优势:东湖高新区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省、市重点扶持项目,享受东湖高新区各项优惠政策。
产业优势:东湖高新区已聚集生物类企业400余家,20XX年实现生物产业总收入250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等产业已初具规模,正在培养生物能源、生物服务、生物信息等新兴产业。
规划优势:6700亩全国最大,六大园区,集研发、孵化、生产、物流、行政、居住为一体的生物产业新城,全国领先、亚洲一流。
项目弱势:
生物城主要以生物工程研发及生产为主,物流只占很小部分,国药控股湖北物流中心占地100亩,总投资1.5亿元,冷库面积1200平方米,最高储备量18万件,日均吞吐能力1.6万件。物流园区规模较小,仓储及吞吐能力有限,经营方面仍属于传统的物流中心,信息化程度不高。
现有物流项目分析
占地面积
400亩
总投资
一期占地面积
173亩
一期建筑面积
九州通东西湖医药物流园
以电子商务为核心,集医药技术研发、孵化器、中药贸易集成、现代医药物流、医药学术交流及会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产业园。
核心功能:医药物流
项目优势:
品牌优势:全国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九州通是国内唯一具备独立整合物流规划、物流实施、系统集成能力的医药物流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处于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地位
市场优势:拥有上游供货商4,200多家,下游客户60,000多家,直营和加盟的零售连锁药店709家,20家省级物流中心,25家地级配送中心,300多个配送站,业务覆盖全国。
成本优势:自主研发的现代化物流信息系统,使得经营成本大大降低。
政策优势:位于保税物流区,享受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
项目弱势:
该项目主要仍是以医药物流为主,其他环节(如研发、生产)规划相对薄弱,该项目主要用以满足九州通企业自身发展,属于扩大
武汉国际健康产业园项目运营规划前期策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