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抵债资产管理办法..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附件4: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管理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标准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下同〕抵债资产管理,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银行抵债资产管理方法〉的通知》〔财金〔2005〕53号合理地确定。
第十六条 农村信用社在接收抵债资产时实行审批、备案制。
(一)审批权限
协议接收的抵债资产,无论金额大小,原则上均由农村信用社法人机构统一负责审批,对尚未完成旗县联社统一法人改制的农村信用社,具有法人资格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的接收需报旗县联社审批;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仲裁机构仲裁决定的按其文书确定。
(二〕备案权限
接收50万元〔含〕以上抵债资产原则上报自治区联社备案。
第十七条 接收抵债资产审批、备案材料主要包括:
(一)债权形成、保全措施及以资抵债的过程;
(二)评估机构对抵债资产的评估报告;
(三)被接收资产的概况及风险利弊分析,主要包括对市场价格、变现能力、保管及变现成本等预期分析;
(四)债权形成损失的责任人认定及处理情况;
(五)人民法院、仲裁机构的法律文书或协议抵债的协议书复印件;
(六)其他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
第三章 抵债资产的管理
第十八条 农村信用社要按照有利于抵债资产管理和保管的原则,确定抵债资产经营管理的主责任人,指定保管责任人,并明确各自职责。
第十九条 抵债资产接收后,经办农村信用社要根据抵债资产的类别〔包括不动产、动产和权利等〕、特点等决定采取委托保管或自行管理方式。
抵债资产委托保管。经办农村信用社必须与受托人签定抵债资产委托管理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抵债资产自行管理。经办农村信用社必须对自行管理的抵债资产指定专人管理,确定保管责任人,明确其权利、义务及损毁的责任。
第二十条 抵债资产原则上不得自用。不得随意处理给内部职工及家属。确需自用的,经办农村信用社要按照固定资产购建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专项申报审批手续。
第二十一条 经办农村信用社要建立抵债资产卡片账或登记簿。详细记录抵债资产的名称、数量、类别、保管方式、接收价格、接收时间、接收方式、垫付税费、管理责任人、是否审批及是否备案等。
第二十二条 农村信用社要根据抵债资产的性质和状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掌握抵债资产实物形态及抵债资产形态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影响抵债资产价值的风险隐患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和补救措施。
第二十三条 建立抵债资产定期盘点制。经办农村信用社每个季度应至少组织一次对抵债资产的账实核对盘点、价值重估。盘点情况要有记录,并与卡片或登记簿、会计账核对,做到账簿〔卡〕一致、账实相符;有不符的,应查明原因,及时报告并据实处理;价值重估要根据现行市场上同类资产的市场转让价格估算,并在卡片或登记簿备注中登记收益或损失。
第二十四条 抵债资产收取后原则上不能对外出租。因受客观条件限制,在规定时间内确实无法处置的抵债资产,为防止资产闲置造成更大的损失,在租赁关系确实立不影响资产处置的情况下,可在处置时限内暂时出租并履行相关的审查审批程序。
第四章 抵债资产的处置
第二十五条 抵债资产收取后应尽快处置变现。以抵债协议书生效日或人民法院、仲裁机构裁决抵债的终结文书生效日,为抵债资产取得日,不动产和股权应自取得日起2年内予以处置;除股权外的其他权利应在其有效期内尽快处置,最长不得超过自取得日起的2年;动产应自取得日起1年内予以处置。
第二十六条 农村信用社处置抵债资产应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防止暗箱操作,防范道德风险。
原则上应采用公开拍卖方式进行处置。选择拍卖机构时,要在综合考虑拍卖机构的业绩、管理水平、拍卖经验、客户资源、拍卖机构资信评定结果及合作关系等情况的基础上,择优选用。
抵债资产拍卖原则上应采用有保留价拍卖的方式。确定拍卖保留价时,要对资产评估价、同类资产市场价、意向买受人询价、拍卖机构建议拍卖价进行比照分析,考虑当地市场状况、拍卖付款方式及快速变现等因素,合理确定拍卖保留价。
不适于拍卖的,可根据资产的实际情况,采用协议处置、招标处置、打包出售、委托销售、社员大会、理事会集体研究等方式变现。采用拍卖方式以外的其他处置方式时,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合规”的原则,应在选择中介机构和抵债资产买受人的过程中充分引入竞争机制,防止暗箱操作。
第二十七条 处置抵债资产实行审批、备案制。按本方法第十六条接收抵债资产设定的权限执行。
第二十八条 处置抵债资产审批、备案材料主要包括:
〔一〕处置抵债资产的申请〔或决定〕报告;
〔二〕抵债资产的处置方式、计价依据、预计变现价值、管理成本等情况分析;
〔三〕损益成因分析、应吸取的教训;
〔四〕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有关的法律文书、会议纪要等主要材料的

抵债资产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清懿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2-03-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