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中庸读书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3
近来读《中庸》,书中的一些观点我很赞同,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知耻近乎勇”“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看看原文,再看看现代专家的译文,感觉我们古人真不简洁。原来我的印象中,古文经典无非是“之、乎、者、也”充斥其间,通篇是古代的一些迂腐文人的酸臭文章,经过世事的浸润,阅览人事的沧桑,再细细品尝古文经典,感觉自己从前的相识是多么的肤浅和粗陋,多么的不合时宜。系统地阅读过《论语》、《孟子》、《高校》和《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相识,仿佛洗心革面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相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日,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中庸读书心得体会4
《中庸》是我国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该书讲解并描述儒家关于修身、治国、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求人们根据这些道德规范和原则,调整个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颇,无过无不及。“凡是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的做事原则对于指导我们的言行具有主动的指导意义。










教化的发展已呈日新月异之势。教材在不断更新,每间隔一段时间就会增加一些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教化思想也在不断更新,科技创新的新世纪要求培育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素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老师必需彻底转变教化观念,变以前的“满堂灌”为现在的启发式教学;学生的视野在信息化时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会的事情他们能驾轻就熟。几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打算”的重要性,无论言行只要事前打算充分,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个受国家培育多年的教化工作者,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化教学任务,唯有“打算”才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祖国的下一代。
老师的“打算”无非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的打算,二是行动的打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成果的好坏通过一两次考试便能分出凹凸,但教化质量的优劣却须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融入社会后他(她)能否创新就是检验的标准。老师教出一个分数较高的学生比较简单,但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却相对困难。怎样培育学生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相识,老师的职责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问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学问的方法。有了这样的思想相识,行动的打算才有目标和方向。更新教化观念、创新教化教学方法是老师首要的工作。










老师在教化教学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外部的教化动向,重视探讨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的方法,探讨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怎样体现;更新学问储备更是老师工作的重心。老师与学生是一桶水与一碗水之间的关系。老师的学问不仅要宽泛,而且要有深度。农村学校存在既超编又缺人的突出冲突主要缘由是老师的学问面太窄,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谈到深度,我们的老师又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事,假如学生

2022年中庸读书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3-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