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页
当然,记忆并不意味着死记硬背,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终归是中学生了,应当留意记忆方法,学会理解地去记忆,有重点地记忆。化学中的一些有关学问可用如下方法记忆:
物理性质:应有重点地记,可分解成:色(颜色)、味(气味和味道)、态(状态)、溶(溶解性),特(少数物质的特别性)。如氧气是无色(色)无气味(味)气体(态),不易溶于水(溶);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极易溶于水,易液化(特);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故无气味),易溶于水,溶解放热,强吸水性(特)
化学性质:主要分酸碱性(含复分解)、对热稳定性、氧化性和还原性(含可燃性)。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后,又可依据位、构、性来推理。如氧元素位于其次周期第ⅥA族,是活泼非金属元素,故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硫与氧在同一族,故非金属性较活泼,硫酸是强酸,但硫位于氧的下一周期,故单质硫的氧化性比氧气弱,硫化氢的稳定性比水弱。而钠位于第ⅠA族,是活泼的金属元素,故氢氧化钠是强碱,易溶于水且对热稳定,金属钠是强还原剂;而铝与钠同周期,第ⅢA族,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故其金属性比钠弱,是较活泼金属,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几乎全部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受热均分解),金属铝是强还原剂,等等。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应细分成组成要素和适用范围,如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由条件(标准状况)、对象(1mol任何气体)、体积()三部分组成,只适用于气体;溶解度的概念由条件(肯定条件下),对象(饱和溶液中),质量[101g水中能溶解溶质的质量(g)]三部分组成,适用于饱和溶液;又如化学平衡的概念由条件(肯定条件下)、对象(可逆反应)、本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特征(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四部分组成,适用于可逆反应。
一些重要化学规律肯定要留意其适用范围:如金属活动性依次表一般适用于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在高温或熔融状态下就不肯定适用了。如在酸的水溶液中铁可以置换出氢气,高温下氢气却可以从氧化铁中置换出铁;钾比钠活泼,但高温下钠却可以置换出钾,这是因为钾的沸点比钠低,先被气化的原因。又比如常温下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生成硅酸是强酸制弱酸,高温下二氧化硅能与碳酸钠反应是高沸点物质制低沸点物质。
化学试验,可细化为操作步骤、试验现象与结论、反应原理或现象说明、误差分析等。
二、设疑探究,深化化学本质
善疑、释疑,是学习过程中必不行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如:
高中生学好化学的最实用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