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上加大改革力度,真正做到“精讲精练”。精讲学生必需驾驭的或不易理解的学问,抓住重点和难点,把有限的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让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理解,接受新的学问。精练要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每次练习不是简洁的重复,而是按部就班,逐步登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老师要主动学习,应用现代教化设施和教学手段促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潜心教改,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代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衡量老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
老师教书育人的演讲稿2
各位敬重的领导、代表:
大家上午好!
特别感谢大会供应这样一个平台,让青年老师来谈谈教书育人方面的想法。
昨天,许院长在《学院工作报告》学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时讲到:教化教学与人才培育质量还须要进一步提升。这充分说明学院对育人工作的重视。
接到楼书记给我的这个题目,我在课间把题目给学生,让他们帮我想想,高校老师怎么育人?一个女生讲很干脆——“言传身教”。至于怎么样“言传身教”,她答不上来。
但是,她绝没说错!言传身教、教书育人始终是老师的天职。《礼记》有:“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爱因斯坦也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使学生对老师敬重的惟一源泉在于老师的德和才”。这都表明,育人是老师的天职。陶行知先生曾讲:“先生不应当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所以,学生学生,关键在于学习人生。高等教化也不是以奢侈着课桌前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的。
目前,高校老师面临着四重考核——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育人工作(包括我们的班导师工作),我称其为“四轮驱动”。
第一个驱动:教学。教学是老师的立身之本。教学关不过,何能成其为“师”。
其次个驱动:科研。科研是老师的强身之道。良好的科研实力,是老师职称晋升的资本。
第三个驱动: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老师的奉献之举。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是高校的职责。
第四个驱动: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根本职责。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化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
而在这“四轮驱动”中,育人工作是根本。西方哲人普德曼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老师的思想肯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命运,责任可谓大也。
那么,在“四轮驱动”下,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据我近五年的视察,他们是一个“四要四不要”的群体。
1、“要学”跟“不要学习”的学生并存。
2、“要管”跟“不要管”的现象共生。
3、“要强”跟“不要强”的群体分化。
4、“要思索”跟“不要思索”的人群明显。
这就是学校学生的群体现状,而“80年后”学生最大的特征就是“罐头型”,一般都是“虚
教师教书育人的演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