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电影
“像约瑟夫一样生活 ”,在经过南京市中心时,我被眼前的一块巨
大的广告牌吓住了,这是一幢名叫 “约瑟夫公寓 ”的地产项目,广告上的画面提醒我, 那是一种欧洲电影里一样的生活; 在
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电影
“像约瑟夫一样生活 ”,在经过南京市中心时,我被眼前的一块巨
大的广告牌吓住了,这是一幢名叫 “约瑟夫公寓 ”的地产项目,广告上的画面提醒我, 那是一种欧洲电影里一样的生活; 在一个降着小雨的下午,我在唐山碰到了 “贝弗利山庄 ”,广告板上,那个珠光宝气的女士正在喝一杯咖啡;我家的对面是 “哈佛馆 ”,在每天上班路上,我看到接连不断的 “澳洲女人 ”别墅,格林小镇,或是东方银座
我不断在那种昂贵、色彩鲜艳的广告牌上,看到 18 世纪、 19 世纪、 20 世纪的西方面孔,我甚至发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洗浴中心名
叫塞纳河。似乎中国每一座城市都出现了 “曼哈顿 ”、“格林威治 ”公寓,而一个新社区干脆起名叫 “摩卡 ?筑 ”,只因为摩卡的咖啡香变成了新兴中产阶级的标志之一。
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商业中心区,那些穿戴时髦、自认为是精英的男男女女们,相互叫着 “ Stephen、”“ Kelly、“”Jerry,以”至于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 4 年,仍旧不知道对面那个女孩子的中文名字。
那些时尚杂志永远在谈论的是 “纽约流行什么 ”、“米兰流行什么 ”;在谈到一位中国名人时, 我们会说,她是 “中国的奥普拉 ”、他是 “中国的杰克 ?韦尔奇 ”。甚至一些最负盛名的机构, 都难逃此运,一位北大
学生会说自己的学校就像是 “中国的哈佛 ”,清华则变成 “中国的 MIT”
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习以为常的景观。 我的国家一方面看起来信心十足,她兴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坝, 修建了一条非凡的铁路通往西藏,将宇航员送上了太空,向全球供应衣服、鞋帽、电视机,令全球的石油、钢材的价格上涨,她的人民成群结队地到巴黎、纽约大肆购物;另一方面却似乎永远缺乏信心, 她的坐标系是别人提供的, 她需要别人的赞扬、别人的肯定, 在北京电视台播放的一则迎接奥运会的电视
广告上,不断出现的是美国的、欧洲的、非洲的、大洋洲的面孔,似乎只有让他们微笑了,北京才是值得赞扬的城市。
有时候,我会觉得我的国家就像是一个突然被推入现代世界的迟
到者,她步伐慌乱,她把中山装换成了西装,用 Michael Wang 取代
了王有才,早餐上吃的是橙汁、火腿而不是豆浆、油条,从胡同、弄
堂搬进了 “东方曼哈顿 ” 她总是想模仿别人, 却从不相信自己的生活。
但她自己的生活又是什么?那些一心要恢复传统文化、 试
别人的生活别人的生活电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