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待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师待遇是关系教师队伍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大问题,不能仅靠觉悟和奉献来维系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师的收入才是解决农村教育滞后的关键。”教授袁桂林指出。
义务教育,重点在农村,关键在
提高待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师待遇是关系教师队伍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大问题,不能仅靠觉悟和奉献来维系农村教育。关心农村教师的收入才是解决农村教育滞后的关键。”教授袁桂林指出。
义务教育,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教师。农村教师队伍质量的高低,直接关涉农村教育的成败。当前,我国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优秀教师“下不去、留不住”,衍生出教师结构老龄化,国家规定课程开不齐、开不扎实等问题,其症结在于农村教师待遇水平仍较低。
“澳大利亚的中部是比较荒芜的地区,但当地在招小学教师时,却有美国的博士去应聘,其原因在于工资待遇是其他地方的3倍,越是条件差的地方工资越高。”秦惠民介绍。
“我的一个学生,毕业时可以去远郊区的一所学校,也能进市里的示范高中,考虑到远郊区的学校能解决住宿问题,可以住在县城,而且有校车接送,最后他选择进入了远郊区的学校。”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景斌举例指出:“这说明,有政策上的保障和倾斜,才能促使农村教师回流。教师不流动肯定不行,但不能是单向的,要实现合理有均衡性的双向流动。待遇问题是关键,是突破点。”
的确,工资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状况的重要指标。安居才能乐业,让农村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农村教师的职业才有吸引力,才有基础支撑,唯此,教师合理有序的双向流动才能实现,优秀的教师资源才愿意
提高待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