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55—-57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概念和特征,并能区别射线、直线和线段。
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
3.浸透事“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55—-57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和线段,认识射线,掌握射线的概念和特征,并能区别射线、直线和线段。
2.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
3.浸透事物间互相联络和变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和联络,掌握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角的形成。
一、复习直线、线段,教学射线
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
提问:①老师画的是什么?
②描绘一下直线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直线:直,没有瑞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2.直线上点上两点并擦去其余部分,变成……
提问:①这个图形是什么?
②说一说什么是线段?
③线段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线段:直,两个端点,有限长,可度量)
3.把线段的一端延长,改画成射线,
指出这个图形是射线(板书:射线)并提问:
①根据老师的画法,说一说什么叫射线?
②射线有哪些特点?
(根据学生答复板书:直,一个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举出生活中射线的例子。
4.比照直线、线段和射线,找出一样点和不同点。
5.阶段练习:指出以以下图形,哪个是直线、线段、射线。(图略)
[教学设想:这个环节的教学以直线为根底,通过适当变化引出线段及射线。让学生能在现地认识到直线、线段及射线的联络和区别,为进一步学习图形知识打好根底.]
二、角的认识
1.投影出示以以下图形并提问:哪些是角? (图略)
2.老师画角。(画角时要慢,先点顶点,再画两条射线)
提问:①根据刚刚画角的过程,描绘一下,角是一种什么样的图形?
②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板书:顶点、边)
③讲解用符号表示角的方法,注意"∠" 和”<”的区别。
3.引申。
①做活动角,拿两个硬纸条,把它们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一根硬纸条,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角(边做、边讲、边演示)。你自己做一个活动角.
②把活动角演示成平角、周角。
组织学生讨论后答复:这两个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4.研究角的大小。
①研究角的大小变化.
A.出示活动角,演示大小不同的角后提问:角的大小有变化吗?
B.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C.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什么没有关系?
②比较角的大小.
投影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
(根据学生答复归纳了直观、重叠、度量三种方法,并分别给以评价:直观法不准确;重叠法准确但不实用;只有度量法既实用又准确,下节课学习。)
找学生说出重叠法的要点并配合投影演示。
5.阶段练习.
画出一个角,标出这个角的
角的认识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