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3月28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1 -页共3页
“三无”现象
当前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三
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无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
时间:2022年3月28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1 -页共3页
“三无”现象
当前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三
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无看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老师甚至一上课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这一节课我们讲……”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书。
无板书。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大多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确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动感,可是如果课堂上出现课件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就会成为课件的观众。
无作业。笔者最近参加某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了21节课,竟有15节课学生整堂课不写一个字,占听课总数的71%。有1节课教师虽然布置了课堂作业,可是学生刚拿起笔,下课铃就响了。
课堂教学中的这种“三无”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笔者调查了一些数学教师,不少高年级教师认为,现在的数学书(指原义务教材)缺乏可读性,主要是给教师看的,学生要么看不懂,要么看了也没有启发性。
时间:2022年3月28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3页
一些低年级教师则认为,现在的数学书(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得像卡通画册,让学生看书,学生常常被那些精美的图片吸引,难以关注数学知识本身。甚至有教师认为,让学生看书、写作业,或者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太静,有点“冷场”,缺乏观赏效果。还有的教师认为,写占用的时间相对多一点,安排写会耽误教师、学生“表演”的时间。
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看书、板书和作业,在课程改革后果真要被淘汰吗?笔者以为,数学课上必要的看书、板书和作业不仅不能被淘汰,在某些时候还应
“三无”现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