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克罗恩病的护理
第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概 述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是一种发生在消化道的慢性,反复性发作的非特异性透壁性炎症疾病。病变是呈节段性分布的,可以累及到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主要性息肉,病变肠段
之间粘膜外观正常。
5 .活检
有时可见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只能根据病史、X线和结肠镜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作出临床诊断。但必须排除肠道感染性疾病或非感染性疾病及肠道肿瘤。
诊断标准
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WHO标准:
①非连续性肠道病变;
②肠黏膜呈铺路卵石样表现或有纵行溃疡;
③全层性肠道炎症性病变,伴有肿块或狭窄;
④结节病样非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⑤裂沟或瘘管;
⑥肛门病变,有难治性溃疡、肛瘘或肛裂。
①②③疑诊;加上④⑤⑥之一者可确诊;
④加上①②③中的两项,也可确诊。
诊断标准
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项目
结肠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症状
有腹泻,少脓血便
脓血便多见
病变分布
呈节段性
病变呈连续性分布
直肠受累
少见
绝大多数受累
末段回肠受累
多见
少见
肠腔狭窄
多见,偏心性
少见,中心性
瘘管形成
多见
少见
内镜表现
纵行溃疡,周围粘膜正常或鹅卵石样改变
溃疡浅,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颗粒状,脆性增加
病理改变
节段性全壁炎,裂隙状溃疡,非干酪性肉芽肿,粘膜下层淋巴细胞聚集,局部炎症
病变主要在粘膜层,固有膜全层弥漫性炎症,隐窝脓肿,隐窝结构明显异常,杯状细胞减少
溃疡性结肠炎与结肠克罗恩病的鉴别
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治疗原则
目的:控制活动、维持缓解、防止并发症
一般治疗:
①饮食调理和营养补充,病变活动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②高热量、高营养、高蛋白、低脂、少渣饮食,补充VitB12、叶酸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③严重营养不良、肠瘘及短肠综合症者,可给予全胃肠外营养。病情重者则禁食,可输液、白蛋白,控制肠道继发感染,选用广谱抗生素。腹痛、腹泻者对症治疗。
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最有效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特别是以小肠病变为主、有肠外表现者效果较好。但不能防止复发,长期大量用药,副作用大,一般推荐强的松30-40mg/日,重者可达60mg/日分次口服,待病情缓解后递减药量,维持半年左右。
氨基水杨酸制剂:对控制轻、中度患者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对结肠克罗恩病人为首选药物。
5-氨基水杨酸类(艾迪莎、莎尔福、颇得斯安、惠迪、畅美、贝乐司等)维持治疗1年以上。
柳氮磺胺吡啶(SASP)维持1-2年。
治疗原则
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免疫抑制剂:适用于激素疗效不佳或有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可减少激素用量乃至停用。硫唑嘌呤,2mg/kg/d,疗程1-2年,可使病情改善或缓解,严重副反应是白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甲氨蝶呤、环孢素。)
抗菌素(甲硝唑、环丙沙星等)
其他: 促炎细胞因子拮抗剂(TNF-α
单克隆抗体,类克)临床试验证明对传统
治疗无效的活动性克罗恩病有效,重复
治疗可取得长期缓解,但对其疗效及安
全性尚需大量临床观察。
治疗原则
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手术治疗:
手术后复发率高,故
主要针对并发症,如完全
性肠梗阻、瘘管与脓肿形
成急性肠穿孔或不能控止
的大量出血等。
治疗原则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克罗恩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泄泻”、“腹痛”、“肠澼”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中就有相关病症的详细记载。《素问·太阴阳明篇》“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中医概况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感受外邪:以湿为主。常夹寒、热等邪
饮食不节:饱食、肥甘、生冷、馊腐等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木横克土或脾虚木乘
久病体虚: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运化无权
中医病因病机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患者绝大多数属“虚实夹杂”之证。
虚—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
实—湿热内蕴、肝气郁结或气滞血瘀等
虚实两者互为因果,既可因虚致实,也可因实致虚,但最终皆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
中医证型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从正、邪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扶正固本(温补脾肾、健脾益气等),另一方面祛除病邪(清热利湿、理气活血等),这样邪去正复,阴阳平和,疾病才能促愈。正如《黄帝
克罗恩病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