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性思索,落榜务农【九】
献给生我养我爱我恨我骂我,及诸天下的人们,为活着真好干杯!
一一题记【九】落榜务农在人生的舞台,没有永远可以吃着的盛宴,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肯定没有。譬如读书这回事,高中毕业考大学,大学毕业考硏究生: .
智性思索,落榜务农【九】
献给生我养我爱我恨我骂我,及诸天下的人们,为活着真好干杯!
一一题记【九】落榜务农在人生的舞台,没有永远可以吃着的盛宴,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肯定没有。譬如读书这回事,高中毕业考大学,大学毕业考硏究生,研究生毕业考博士,博士毕业考博士后,博士后毕业那就必须就业,不可能一直读下去,读到七老八十,甚至生命终点,若要读也可以,各个段位毕业后,若不能升学,那就自学,就可以一直读下去,毕竟,知识的海洋是永无止境,不可穷尽。
我们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毕业的,即1979年。在前一年,老师紧张忙碌地为我们传授和辅导各科文化知识,并不断地宣传“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口号,避免考上的欣喜,没上的沮丧,甚至走极端。但我们学子普遍认为,这是多此一举的行为,因为对于当时的高考,大家普遍觉得,考上与考不上,就如同现在的赴宴,有空就去,无空拉倒,而且作为农村娃娃,干农活是家常便饭,修地球也是为祖国作贡献,不是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指导我们前行吗!但作为学校,也并非多此一举,防患于未然,也是理所当然。
我那年落榜了,仅仅差了两分,但我没有哭,只哽咽地滴了几滴眼泪。事后总结,是自己选科不对,当时分文理两科,我文科特好,数一数二,老师还将我推荐去县进修院校重点辅导,可听说考上文科学院只能当老师,而我看的书和道听途说,理科的选择非常之多,尤其自己对当工程师非常向往,我就拒绝了老师好意,伹由于自己理科不算太好,只算中等强一点,加之升学名额有限,还有许多功力深厚的老三届与复读生参考,压力非常之大,简直千人选一,全校近300名高中毕业生只考上了三、四个,还是中专,大学纯粹白板,不管自己如何努力,紧抓快赶,特别是高考的临场发挥失常,过于紧张,终于名落孙山。
回家务农以后,我父母觉得实在可惜,五兄妹之间,数我这个老大成绩最好,在整个村也是众望所归的好成绩,学校更是名列前茅,而弟弟妹妹,个个读书不行,老二勉强读到初中,其他最小的两妹一弟,读完小学也是万幸。
于是父亲就托在县公交局上班的二姑父打听,有没有收复读生的学校,不用说还真有,但必须交高昂的学费与住宿费,学校位置又太远,在外县中学,不可能跑通学,自己家庭又太困难,全家七口吃饭父亲一个人做活路,母亲个子矮小、力气弱,干不了多少农活,父母说他们去借,借款读书非常之好,只有等考上学校,待学校毕业,分配工作后慢慢归还,但若考不上呢?这就成了无底债。加之76年父母赡养的上100岁老祖婆病逝,借的一屁股账还未还完,必须努力才能了结。思量再三,看到年老的父母,年幼的弟弟妹妹,我最终还是放弃了复读,选择了边务农边复习的方式,终因没有老师系统指导,特别在考文科理科上年年摇摆,参加了两三年高考,还是年年以几分之差落榜,可谓屡败屡战,得不偿失。但我有一个同学家庭条件特别好,一连复读了8次,终于功成圆满,考上了大学,毕业还留校执教,最终还当上了校领导。
智性思索,落榜务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