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学舌诊PPT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104页
中医舌诊发展简史
中医舌诊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
一、周秦时期—舌诊的萌芽
(一)扁鹊———第一个记载舌诊的医家
言经入系舌本。
“核诸经络,考手足阳明,无脉不通于舌。”(杨云峰《临证验舌法》)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104页
(3) 气血津液与舌象的关系
舌体有赖气血的濡养;舌体舌苔有赖津液滋润。因此临床可用以察津液盈亏,病邪性质及相应脏腑病变。
舌下肉阜为唾液腺的开口,唾为肾液,涎为脾液;且津液之生成运化布散与脾、胃、肺、肾、肝等脏腑相关,与病邪性质亦有一定关系。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104页
二、舌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1 望舌体位和伸舌姿势
望舌体位:正坐或仰卧。须使光线明亮,易于观察。
伸舌姿势:尽量张口,舌体自然伸出口外,舌体放松,
舌面平展,舌尖略 向下,使舌体充分暴露。应避免过分用力、舌体紧张、舌体卷曲、伸舌时间过长等。
正确姿势
不正确姿势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104页
2 诊舌方法
顺序:一般先舌质,后舌苔。望舌质顺序:
舌尖→舌中→舌边→舌根。
配合刮舌及揩舌法。
用以鉴别舌苔有根无根,
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结合问诊、闻诊进
行。问诊可以了解味觉
以及冷热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舌体运动是否
灵活。闻诊了解语言清晰与否,以帮助诊断。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104页
三、舌的分部及脏腑部位分属
舌的分部:
舌根(肾)
舌中(脾胃)
舌边(肝胆)
舌尖(心肺)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104页
3 注意事项
光线影响
以自然光线为宜,注意偏色光和反光。
饮食或药物影响
食物或药物对舌体颜色和舌苔厚薄、润燥及腻腐等的影响。
染苔及其鉴别。
口腔因素的影响
缺齿、智齿及张口呼吸等的影响。
光线影响
药物染苔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104页
四、舌诊内容与正常舌象
(一)、舌诊内容
舌体:舌体即舌质,指舌的肌肉脉络组织。望舌体包括望舌质的(神)、色、形、态四部分。望舌体可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
舌苔: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望舌苔包括望苔色、苔质两方面。望舌苔可分析病邪的性质、深浅,以及邪正的消长。
《医门棒喝》曰:“观舌质可验其证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邪之寒热浅深。”
临床应舌质(舌体)舌苔综合分析。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104页
(二)、正常舌象
特点:舌质淡红鲜明滋润, 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
润。 临床常描述为
“淡红舌,薄白苔。”
意义: 提示相关脏腑
(心肺脾胃肾等)机
能正常,气血津液充
盛,胃气旺盛。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104页
(三)、正常舌象生理变异
1 年龄性别因素:儿童舌质淡嫩,苔少而薄;老人舌暗红带紫。男女无明显差异。女子经期或可见舌红或有红剌,但经后即恢复正常。
2 体质禀赋因素:例如在正常时,苔之多少,舌之红淡,齿印,裂纹,剥落(如地图舌)等均可见到。但体质倾向常与疾病易感性有关。
3 气候环境因素:舌象可随气候寒热燥湿而有相应变化。
注意:要把生理变异与疾病前期征象区别开耒,属生理变异者,多长期不变而无任何不适。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104页
第二节 望舌质
舌质即舌体,望舌质包括望舌质的神、色、形、态及舌下络脉五个方面。舌神指舌质的荣枯,见后述。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104页
一 舌色
舌体的颜色变化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淡红舌
淡白舌
红绛舌
青紫舌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104页
(一)、淡红舌
特征:淡红润泽。
意义:气血调和。
心气充足,胃气
旺盛。红为血之
色,润泽为胃气
之华。见于正常
人或外感初起。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104页
(二)、淡白舌
特征:舌色比正常浅 淡,白多红少,为淡舌;舌白全无血色,称为枯白舌。
意义:主虚证、寒证。
气血不足,脉络不充或
阳虚寒盛,血失温运,经
脉收引,血行减少。
淡白光莹而瘦薄
中医学舌诊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