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结果解释与临床应用
重医大一院检验科赖利华
整理课件
尿液分析的范围
尿液分析包括:
理学分析(量、颜色、透明度、PH、SG等)
化学成分分析(蛋白、糖、亚硝酸盐、胆红素、尿胆原等)
尿沉渣定量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的浓缩稀释功能。
反映尿中阳离子多少与比重计结果不一。
整理课件
二 PH
原理:试纸中含指试剂 如甲基红,酚酞,溴麝香草酚蓝等,-。
影响因素:
放置过久细菌繁殖可使PH增高;
饮食因素可使PH增高;
剧烈运动可使PH减低。
整理课件
PH
临床意义:
参考值 - -,存放后因细菌分解尿素可使PH偏高;
,可使蛋白质和酮体呈假阴性;
,可使蛋白质呈假阳性,SG,GLU偏低。
协助诊断代谢性酸碱失衡。
整理课件
三 亚硝酸盐 NIT
原理:尿路感染时,一些肠杆菌科的细菌(大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可将尿液中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因此,临床上把NIT测定作为尿路感染的快速过筛试验。
整理课件
三、亚硝酸盐 NIT
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
饮食中的硝酸盐含量过低(少吃蔬菜,水果);
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过短;
尿量过多;
感染细菌缺乏硝酸盐还原酶如葡萄球菌;
尿中vitc等还原物质浓度太高;
假阳性,由于标本放置时间过久未加防腐剂。
整理课件
四 蛋白质 PRO
原理:指示剂的蛋白误差(protein error)
影响因素:
尿液过酸(PH小于4)或过碱(PH大于8),超过试纸缓冲能力,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
主要测定白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粘蛋白,球蛋白等不呈阳性;
大剂量青霉素可呈假阴性;
大剂量洗必泰可呈假阳性。
整理课件
四 蛋白质 PRO
临床意义:
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具病理意义(功能性,体位性,摄食性);
病理性见于肾小球,肾小管各种损害,泌尿道炎症,结石,肿瘤。
整理课件
五 酮体 KET
原理:
--亚硝基铁氰化钠可与尿液中的乙酰乙酸和丙酮反应呈紫色
影响因素:
丙酮易挥发,乙酰乙酸不稳定,应采用新鲜尿标本;
对乙酰乙酸检测灵敏度最高,丙酮为乙酰乙酸的1/10-1/20,β -羟丁酸不反应。
整理课件
五 酮体 KET
临床意义:
不同病因引起的酮症,酮体的成份可不同,即使同一病人不同病程已有差异;
阳性见于:糖尿病,运动,饥饿,呕吐等。
整理课件
六 尿糖 GLU
原理:
--尿糖在膜块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氧化成葡萄糖醛酸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释放出[O],[O]作用于膜块中的色素原而呈色。
影响因素:
反应灵敏度与时间,温度有关;
高浓度酮体或vitc可使尿糖呈假阴性;
大剂量青霉素可使尿糖呈假阴性;
尿液被过氧化物或次氯酸盐污染可呈假阳性。
整理课件
尿糖 GLU
临床意义
肾糖阈血糖>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尿糖排出量与糖尿病轻重平行。
遗传性尿糖:由于肾糖阈下降而致,虽然尿糖阳性,但血糖及糖耐量正常。如:肾小管对糖重吸收功能降低而致.
肾性尿糖;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因肾小管受损,导致糖重吸收障碍。
整理课件
六 尿糖 GLU
临床意义
少数并发肾小球硬化病例,因肾小球滤过减低,肾糖阈升高,虽然血糖升高,反而导致尿糖阴性。
妊振期妇女,因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相对吸收下降,致血糖正常,尿糖+。
甲亢,胃空肠吻合术后,因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吸收快,可引起进食后1/2—1小时血糖过高,出现尿糖,但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
整理课件
六 尿糖 GLU
临床意义
弥漫性肝病病人,葡套糖转化为肝糖原功能下降,肝糖原储存降低,进食后1/2——1小时血糖可升高,出现糖尿,但FPG偏低,餐后2—3小时血糖正常或偏低。
急性应激状态时,胰岛素对抗激素(如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分泌增加,可使 OGTT降低,出现一过性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应激过后恢复正常。
整理课件
六 尿糖 GLU
临床意义
某些药物可抑制胰岛素释放或对抗胰岛素作用引起 OGTT下降,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如:噻嗪类利尿剂药,呋塞米,阿斯匹林,口服避孕药,三环类抗抑郁药。
整理课件
七 胆红素 BIL
原理:
直接胆红素在强酸性介质中与二氯苯胺重氮盐起偶联反应呈紫红色。
影响因素:
高浓度vitc和亚硝酸盐呈假阴性;
大剂量氯丙嗪,盐酸苯偶氮吡啶(泌尿道止痛药)的代谢产物呈假阳性。
整理课件
七 胆红素 BIL
尿检分析结果的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