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墨子的思想]《墨子·鲁问》阅读答案翻译.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 共 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选自《墨子·鲁问》〕
①三世:数代,言其多。②强梁:凶暴,强横。③为:通“谓”。
9.对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都:大邑,城市
B.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豆:豆类植物
C.曰:‘莫假设我多!’其可乎?莫:没有人
D.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
10.以下各组语句中,全是“不用仁义”的行为的一组是〔3分〕
①夺之货财,那么寡人必将厚罚之②我攻郑,顺于天之志
③其子强梁不材,故其父笞之④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
⑤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那么谓之黑⑥美那么以遗其君,君喜那么赏其父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④⑥
11.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本篇各段记载了墨子与鲁阳文君的一些谈话,多处申明白其“兼爱”“非攻”的主见;表达出墨子憧憬天下安静、人民安家立业的志向。
B.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行为犹如在其境内大家伐其小家一样,但仍旧打着顺应天意的旗号,表现出当时的诸侯们对扩张斗争的狂热。
C.鲁阳文君对楚国南部夷人杀长子而食的丑恶习俗非常不解而且深恶痛绝,墨子也赞同鲁阳文君的观点,认为夷人的独特做法是不懂仁义造成的。
D.窃物者“不仁”为盗贼,窃国者反而为“义”成诸侯,墨子通过形象的譬如和显明的比照来说明自己的政治主见,通俗易懂而是非清楚。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3分〕
〔2〕吾以子之言观之,那么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势必也。〔3分〕
〔3〕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3分〕
《墨子·鲁问》阅读答案翻译
9.B〔豆:古代食器,形式高脚盘。〕










10.D〔①为处罚四境之内的征伐。③教育自己的孩子。⑤是“不智”而非“不仁”。〕
11.C〔墨子并不赞同鲁阳文君的看法,他认为中原的风俗和夷人的风俗一样是丑恶的,鲁阳文君不施仁义,不能指责夷人的恶俗。〕
12.〔1〕此时此刻您发动军队攻打郑国,上天的诛伐莫非就不会到来吗?
〔3分,“举”、“其”及句意各1分〕
〔2〕我用您的言论视察,那么天下人所说的可以的事,就不必须正确了。
〔3分,“

[墨子的思想]《墨子·鲁问》阅读答案翻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杏杏铺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3-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