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穿刺腰椎穿刺
第一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病例
女、5岁
发热2天、头痛伴呕吐
体检颈部阻力、巴氏征阳性
第二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腰椎穿刺
诊断和治疗意义
ⅹ109/L
新生儿<ⅹ109/L
蛋白:-
<-
-
第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葡萄糖: -
-
氯化物: 195-203mmol/L
乳酸: 1-
电解质: 钠142-150mmol/L
-
第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病例
男、6岁
反复发热3周、二下肢出血点5天
体检 贫血貌、二侧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
实验室 外周血见异常细胞
第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对血液病学的诊断极为重要
通过对骨髓液的细胞形态学
细胞生物学
细胞动力学
细胞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检查
包括寄生虫和细菌学检测
第十五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适应症
血液系统疾病包括:
白血病
肿瘤骨浸润
再生障碍性贫血
特发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贫血的诊断或鉴别诊断
评估血液系统疾病的疗效随访
第十六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某些传染病、寄生虫和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培养
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通过骨髓液找特殊细胞
特殊毒物监测鉴定
第十七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操作方法
髂前上棘穿刺:
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站位于患者的左侧,于髂前上棘后移1-2cm处(最平宽)为穿刺点(图)
常规消毒铺巾,术前检查穿刺针并将固定器固定于离针管约1-,并检查空针有否漏气
第十八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局部麻醉,先打皮丘
逐向里进针,边进边注射麻醉药,最后在骨膜处向四周注射麻醉药
操作者用左手拇、食指固定髂前上棘两侧皮肤
右手持穿刺针与骨面垂直旋转式钻入约1-
感到阻力消失,穿刺针固定不动时表示进入骨髓腔
第十九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
然后再抽吸所需留标本的骨髓液
术毕插入针芯去针局部盖上消毒纱布用手指压迫止血胶布固定
第二十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胸骨穿刺
患者取仰卧位,颈后和肩部垫高
胸骨柄和胸骨体相接处,相当于第二肋间隙水平作穿刺点
左手拇、食指固定胸骨两侧缘,右手持穿刺针与皮肤呈45~60度角
针头斜面朝下向患儿头侧缓缓进针
感到阻力消失即可()余操作同前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胫骨穿刺
适应于<2岁的小儿
患儿卧位,穿刺侧下肢腘窝处垫一软物
穿刺点位于胫骨1/3段前方中央偏内侧处穿刺
操作同前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棘突穿刺
穿刺点位于11-12胸椎或1、2、3腰椎棘突为穿刺点
患儿取座位或侧卧位
操作同前
棘突骨皮质硬,操作面小,一般儿科较少采用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注意事项
出血性疾病须作骨穿者,术前应预作准备,血友病患者禁忌
采用干燥注射器防止溶血
穿刺针尖接触骨膜后忌四面滑动
作细胞形态学检查防止过速和过多抽取骨髓液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吸出后应立即涂片
穿刺针进入并固定骨髓腔
未能抽出骨髓液可能针腔被皮肤或皮下组织、骨皮质堵塞
重新插入针芯,再进针或推出适度再抽吸,切忌反复抽吸
如多部位穿刺出现“干抽”易选择骨髓活检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穿刺失败原因
骨髓纤维化
恶性肿瘤侵犯骨髓
骨髓造血细胞异常增生,抽吸力不足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病例
男、3岁
发热2天,伴咳嗽
右肺呼吸音低,闻及湿罗音
抗菌素治疗3天体温不退,出现 气急
右肺叩诊呈浊音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胸膜腔穿刺
正常胸膜腔有极少量液体
病变时可出现多量液体和气体
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适应症
诊断
采集胸水标本确定其性质——
炎症或非炎症、渗出液或漏出液
病原学的检测
脱落细胞培养
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治疗
经胸腔穿刺排出积液或积气
脓胸时需要抽液治疗
胸腔内注入药物
第三十页,讲稿共六十二页哦
操作方法
穿刺定位
术
儿科常见穿刺腰椎穿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