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doc长安一中 2015 ~ 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题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共 100 分,答题时间 100 分钟。 卷全部为选择题,答案全部涂在答题卡上。 Ⅱ卷全部答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 12O 16 Na 23K 39 Mn 55 Cu 64N 14 Si 28S 32 Ag 108 第I卷选择题(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2 分) 1. 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 的是 A .新型材料聚酯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原因是酸性高锰酸钾能氧化橡胶。 C. 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原理是不同的 D .明矾能够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的溶液是酸性的。 2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 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 4 2— B BaSO 4 固体加入饱和 Na 2 CO 3 溶液中,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 K sp (BaCO 3)<K sp (BaSO 4) C 取久置的 Na 2O 2 粉末, 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Na 2O 2 已经变质 D 将少量的溴水滴入 FeCl 2、 NaI 的混合溶液中, l 4, 振荡、静置,向上层溶液中滴加 KSC N 溶液。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溴水实验现象 1: 上层溶液不变红, 下层溶液紫红色实验现象 2: 上层溶液变红氧化性: Br 2> Fe 3+>I 2 3 .设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ol 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 A B .标准状况下, 12g 金刚石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4N A C. mol N 2 与足量 H 2 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 A D. 235g 核素发生裂变反应: 净产生的中子( )数为 10N A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 g NaCl 固体可配成 100 mL mol ·L -1的 NaCl 标准溶液 B .有盐桥的原电池和无盐桥的原电池原理相同,因此没必要使用盐桥。 C. 8NH 3 (g) + 6NO 2 (g) = 7N 2 (g) + 12H 2 O(g) △H >0 ,因此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D .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可用于提取贵重金属。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CO 3 - 电离的离子方程式: HCO 3 -+H 2O CO 3 2 -+H 3O + B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ClO -+ CO 2+H 2O= HClO + HCO 3 - C .过量的 CO 2 通入 NaOH 溶液中: CO 2 —+2OH —= CO 3 2—+H 2O D .新制氢氧化铜(碱性)和乙醛反应: CH 3 CHO + 2Cu(OH) 2 CH 3 COOH + Cu 2O↓+ 2H 2O 6. 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大量共存的是( ) A .使 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中: Na +、 AlO 2 —、 NO 3 —、 CO 3 2— B .遇苯酚溶液显紫色的溶液: Na +、 SO 3 2 -、S 2 -、 Cl - C .含有 mol ·L -1 HCO -3 的溶液: Na +、K +、 NO -3、C 6H 5O - D .水电离出的 H + 浓度为 × 10 -12 mol ·L -1 的溶液: Na +、 Fe 3 +、 SO 4 2-、 NO 3 —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称取 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g 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 B 配制 FeCl 3 溶液将 FeCl 3 固体溶于适量盐酸并稀释到所需浓度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NH 4 +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 加入 NaOH 溶液,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8. 己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R(OH) 3+ 2C1O -+ OH -= RO 4 n- +2Cl - +2H 2O 。则 RO 4 n-中n是() 9. 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CO 2 生成 B .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 .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 正极反应为:O 2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