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二月份的起先,会平地一声雷,唤醒全部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芳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逐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慢慢演化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逐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所以每年惊蛰那天便会出现一个好玩的场景:妇人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冇定抖,打到你食亲野都呕”的打小人咒语。
3、祭雷神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很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来振动人间,所以过去有惊蛰日祭祀雷神的习俗。
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周礼》卷四十《挥人》篇上说:凡冒鼓必以启蛰之日。可见不但百虫的生态与一年四季的运行相契合,万物之灵的人类也要顺应天时,凡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4、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节日忌讳吃梨。不过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别,远离疾病。
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仲春二月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简单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加体质,抵挡病菌的侵袭。
惊蛰节气养生
1、提升气血,阴阳调和
惊蛰过后,各种病毒和细菌在度过了隆冬之后也异样活跃起来,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因此养生应顺应阳气长盛、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伸展畅达,朝气盎然。
2、平衡作息,调养饮食起居
惊蛰时的养生,要依据自然物候现象及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春天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通达。
3、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惊蛰季节是春暖花开的日子,又是疾病多发的时期。因而,这一节气中必需做好一些疾病的预防工作。由于春季与肝相呼应,养生不当则易伤肝,要重点爱护肝脏。
2022年惊蛰的由来与风俗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