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的三相组成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第一节 土的颗粒级配
一、粒组的划分
土粒的大小通常以粒径表示,以mm为单位。
土粒按粒径大小分为若干组别,称为粒组。粒组就是一定的粒径区段,以毫米表示。
粒组的划分的原则
符合粒径的矿物碎屑。原生矿物颗粒一般都较粗大,它们主要存在于卵、砾、砂、粉各粒组中。
次生矿物是原生矿物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经化学风化作用,使其进一步分解而形成一些颗粒更细小的新矿物。
粘土矿物是主要的次生矿物,是组成粘粒的主要矿物成分。
粘土矿物中分布较广且对土性质影响较大的是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或水云母)三种。
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粘土矿物的类型
高岭石晶层之间连结牢固,水不能自由渗入,故其亲水性差,可塑性低,胀缩性弱;
蒙脱石则反之,晶胞之间连结微弱,活动自由,亲水性强,胀缩性亦强;
伊利石(水云母)的性质介于二者之间。
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二、矿物成分与粒组之间的关系
,均由原生矿物所构成,其中漂石粒、卵石粒、砾粒,其粒径往往大于矿物颗粒,多数是由母岩碎屑构成,一般具有的多矿物结构,
砂粒与原生矿物颗粒大小近似,往往是由单矿物组成,以石英最为常见。
粉粒组由原生矿物与次生矿物混合组成,其中以石英为主,其次为高岭石及难溶盐。
粘粒组主要由不可溶性次生矿物与腐植质组成,有时也含难溶盐,其中粘土矿物是最常见的矿物。
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第三节 土中的水
一、土中水的类型与特性
土中的水
矿物成分水
结合水
重力水
毛细水
结晶水
孔隙水
自由水
弱结合水
强结合水
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二、土粒与水的相互作用
1、土粒的比表面积
定义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土颗粒所拥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即
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2、粘粒的带电性质
土中的粘土颗粒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而土中的液体渗向阴极,称为电渗。这两种现象是同时发生的,称为电动现象。
粘粒表面产生电荷的原因:1、选择性吸附;2、表面分子的离解;3、同晶替换
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3、粘粒双电层
颗粒表面的负电荷构成电场的内层(决定电位层)。水中被吸引在颗粒表面的阳离子和定向排列的水分子构成电场的外层(反离子层)。合称双电层。
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受颗粒表面电场作用力吸引而包围在颗粒周围,不传递静水压力不能任意流动的水,称为结合水。
从水分子的角度讲,双电层的外层就是结合水层。
结合水
弱结合水:是一种粘滞水膜,是粘性土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具可塑性的原因
强结合水:性质接近与固体,具蠕变性,略高于100℃可蒸发
反离子层
第十九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第四节 土的结构
土的结构是指组成土的土粒大小、形状、表面特征,土粒间的连结关系和土粒的排列情况,其中包括颗粒或集合体间的距离、孔隙大小及其分布特点。
一、土粒间的连结关系
1.接触连结,是指颗粒之间的直接接触,接触点上的连结强度主要来源于外加压力所带来的有效接触压力。这种连结方式在砂土、粉土中或近代沉积土中普遍存在。
2.胶结连结,是指颗粒之间存在着许多胶结物质,将颗粒胶结连结在一起。
3.结合水连结,是指通过结合水膜而将相邻土粒连结起来的连结形式,又叫水胶连结,这种连结在一般粘性土中普遍存在。
4.冰连结
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二、土的结构类型
(一)巨粒土与粗粒土的结构类型
粗粒土的结构主要为单粒结构。根据颗粒间的排列接触关系可分为松散结构和密实结构。
由于粗、细颗粒含量的不同,有粗石状结构和假斑状结构两种不同的结构形态。
粗石状结构的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而其透水性则取决于粒间孔隙的充填程度及充填物的性质。
假斑状结构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组成土的细粒物质的特点。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二)细粒土的结构类型
细粒土颗粒细小,细粒土一般为团聚结构(海绵状结构或蜂窝状结构)。
细粒土的团聚结构按土粒均匀与否可分为均粒和非均粒两种类型。
均粒团聚结构又分为蜂窝状和絮状结构。
非均粒团聚结构是由粉粒和砂粒之间充满粘粒团聚体所形成的结构。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三、粘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土的灵敏度:以同一种土的原状土强度与经过重塑(含水量不变、土的结构彻底破坏)后的强度之比。
土的触变性:当扰动停止后,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随时间而逐渐增大的性质。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四页哦
实验安排
实验 A组 B组 地点
1 10月13号3-4 10月14号7-8 水-111
2
土的三相组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