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元曲题目
元曲鉴赏训练题:
2 / 49
千古独绝之文字
——元曲鉴赏训练题
湖北/田海波
一.咏物写景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喜春兰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两首虽说描写评价的对象不同,但却在主题上有惊人的相似,它们都揭示了一个相同的主题。请对比阅读后谈谈你的看法。
元曲鉴赏训练题:
9 / 49
1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钱塘怀古
元·任昱
吴山越山山下水,总是凄凉意。江流今古愁,山雨兴亡泪。沙鸥笑人闲未得。
①.曲中说“沙鸥笑人闲未得”有何用意?请你结合全曲谈一谈。
②.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你结合这首元曲,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黄钟]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元·倪瓒
伤心莫问前朝①事,重上越王台②。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③,何处飞来?
[注释] ①前朝:此指宋朝。②越王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建,为驻兵处。③素影:皎洁银白的月光。
曲中说“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既然是东风草绿, 作者
元曲鉴赏训练题:
11 / 49
为什么又用“残照”?请结合全曲进行分析。
15.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天香引①•西湖感旧
元•汤式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②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③,暮也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嗟跎,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④。
[注释] ①天香引:即“蟾宫曲”。②笙:管乐器。③干戈:指战争。④南柯:典出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落魄侠士淳于棼酒醉后睡在南边槐树下,梦入槐安国,极尽显贵。醒来始知是一场梦,他作太守的南柯郡原是槐树下一蚁穴。
这首小令的题目虽为《西湖旧感》,实际上是感叹整个杭州的盛衰,来反映作者要求和平,实现个人抱负的愿望。但这一主题作者又是通过什么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呢?请结合全曲进行分析。
四.隐逸玩世
元曲鉴赏训练题:
11 / 49
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元•胡祗遹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①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②,一任他斜风细雨。
[注释] ①盟:结交。②蓑笠:指蓑衣和笠帽;纶竿:指钓鱼的线和竹竿。
①.曲中说“避虎狼,盟鸥鹭”是真指吗?如果不是,请你加以说明。
②.作者想做个“识字的渔夫”,请你结合全曲对他的隐逸想法进行分析。
1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碧玉箫
元·关汉卿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①,有白衣②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
元曲鉴赏训练题:
13 / 49
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注释] ①泼醅:重酿未滤的酒。②白衣:即布衣,平民百姓。
这首小令在描写秋天山色的时候很有特点,请作简要分析,并指出它在全曲中的作用。
18.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满庭芳
元• 姚燧
天风海涛,昔人曾此①,酒圣诗豪。我到此闲登眺,日远天高。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供吟啸,功名事了,不待老僧招。
[注释] ①昔人曾此:昔人曾在这里。
①.“日远天高”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着特定的含义,也就是说不是简单的写景,还有寓意,请你谈谈它在本曲中有何寓意。
②.“山接水茫茫渺渺,水连天隐隐迢迢”在写景时技法上有何特点?在表达上有何作用。
1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元·滕 宾
元曲鉴赏训练题:
13 / 49
柳丝柔,莎茵细①。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②,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注释] ①莎茵细:缘草柔轻约细如毯。莎,莎 草,亦称香附子。②院宇深,秋千系:这两句是从冯延巳《上行杯》“罗巾莫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和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乱红飞过秋千去“等诗句中脱胎出来的。
叶绍翁《游园不值》中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此曲中却说“数枝红杏,闹出墙围”,一个用“一枝”,一个用“数枝”,你觉得本曲作者用“数枝”有何意图,难道是作者的败笔吗?
20.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普天乐
元·张养浩
折腰惭,迎尘拜。
古诗词鉴赏——元曲题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