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的三个孩子分别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
3、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并学会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
1 / 4
《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文中的三个孩子分别是怎样寻找和认识幸福的。
3、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并学会珍惜幸福。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趣引入课文,明确学习要求
1、同学们这一单元要求我们和同学们合作演童话,这节课我们就来演童话《幸福是什么》。(板书课题)
2、要演好童话,我们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还要写好剧本。
(播放《幸福拍手歌》调节气氛)
二、初读了解内容,学当编剧
1、请孩子们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读通课文,生字处、难读处多读几遍。
2、了解故事大意:要演好这个童话,首先得有剧本,这篇童话篇幅较长,默读故事,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⑴ 同学们交流:课文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先指名学生说。再师生合作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提纲:
第一幕:
时间:从前的一天。
地点:树林的老泉旁。
人物:牧童甲、乙、丙,智慧姑娘。
牧童甲:来,咱们把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3 / 4
牧童乙、丙 :好(快乐地)
……
第二幕:
时间
十年后
人物
第一人
第二人
第三人
各做什么事
各自的感受
智慧姑娘的话
⑵ 根据学生补充的剧本或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三个牧童清理老泉,因而得到智慧的女儿的祝福,并让他们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三个青年与智慧的女儿在小井旁边再次相遇,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亲身体会到了幸福是什么!
三、自主想象,研读重点片段
1、请学生自读16~26小节,指导:
充分朗读对话,想想三位青年体会到幸福是什么了吗?默读十年后三个牧童相聚时的对话并用直线划一划。
交流回答:
⑴ 第一个青年对幸福的理解是什么?(学做医生,为人治病。)
想象:
《幸福是什么》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