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多发伤伴休克患者护理.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多发伤伴休克患者护理
病史介绍
疾病护理
1
2
3
查房进行时
经验分享
疾病相关知识拓展
4
5
小结
有奖知识问答
2
,2012;307:doi:.5669
13
(五)ARDS临床表现
起病急、进展快
典型ARDS表现
体格检查
肺部听诊
呼吸困难、窘迫
一般氧疗方法难以纠正
RR、HR加快
唇指发绀
可闻及干啰音或哮鸣音
后期出现湿啰音,双下肺为著
多数在原发病2-3天内发生
14
(六)ARDS的治疗措施
去除病因
防治肺水肿
改善气体交换:增加吸氧浓度,机械通气
防治肺损伤:抗炎,抗氧化,抗继发性肺损伤
防治并发症:VAP,气压伤,应激性溃疡,MODS/MOF
特殊治疗:降低肺动脉高压,血液净化,膜肺氧合
15
三、疾病护理
16
(一)护理问题
3.
2.
4.
5.
6.
1.
组织灌注不足
低效型呼吸型态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
体温过低
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
潜在并发症:感染,MODS、DIC、栓塞
17
护理要点
1、抗休克急救护理
2、左髂内动脉栓塞术后护理
(二)护理要点
3、并发症:ARDS的护理
4、骨盆支架外固定术护理
5、皮肤护理
6、心理护理
18

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持续动态的监测患者的HR,ABP,CVP,RR、SPO2,维持HR<120次/分,收缩压80-90mmHg,MAP>65mmHg,CVP>5cmH2O。
注意观察患者神志、面色、皮肤、口唇颜色及四肢的皮肤色泽及温湿度,并做好记录。
注意监测患者的尿量,维持每小时尿量>・h。
动态地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及血气分析。
积极有序的抗休克治疗,维持有效循环,是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救治成功的关键
1、休克护理
19

输液,输血扩容是抗休克治疗的首要措施
快速加压补液,扩充血容量
在对出血未控制的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而言,早期采用控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维持在80-90mmHg,保证重要脏器的灌注,并积极止血输液过程根据HR,MAP,CVP,尿量调整输液及输血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寻求复苏平衡点,注意观察有无肺水肿,心衰的表现
6小时内达以下复苏目标:神志改善、心率减慢、血压升高(MAP>65mmHg、CVP8-12cmH2O)和尿量增加(>・h),同时监测血乳酸及碱缺失水平,因其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20
1、休克护理
:氧流量6-8升/分,根据缺氧情况调整氧流量,以迅速提高血氧含量
:以免骨折断端再度擦伤血管、神经,造成继发性损伤,引起更多出血
:左髂内动脉栓塞术
21
2、左髂内动脉栓塞术后护理

拔除导管后立即压迫止血 20~ 30 min,确定无活动性出血后用多层纱布加弹力绷带十字形加压包扎( 可触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宜) 。
穿刺处肢体制动 6 h 以上,24 h 后松扎,松扎后穿刺处肢体制动 30 min,以利股动脉壁弹性恢复。
期间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远端肢体温度、皮肤颜色及动脉搏动、感觉障碍等情况。
22
2、左髂内动脉栓塞术后护理

观察
生命体征
意识状况
尿量
皮肤粘膜
双下肢感觉运动
监测
中心静脉压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以明确是否仍存在休克及其程度
(是否存在再出血的可能)
23
2、左髂内动脉栓塞术后护理
2 .3骨盆骨折部位护理:
骨盆骨折骨盆兜带加压包扎,操作方便又可固定骨折的骨盆。
24


密切监测呼吸机使用时各种参数:
呼吸模式选择同步间歇指令性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模式(PS),注意吸气末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防止气压伤。
适宜的呼气末正压(PEEP)值:能提高患者功能残气量,达到改善氧合功能和肺顺应性的目的。
小潮气量通气
(Vt6-8ml/kg)
01-31
(急性起病)
2-3
(症状改善)
2-12
(拔除气管插管前)
PEEP
(cmH2O)
8
5
5
P/F
(mmHg)
201
290
300
25
动脉血气监测:根据血气分析值调整呼吸机参数,每次调整后要密切观察氧饱合度变化。
呼吸的观察:观

多发伤伴休克患者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57281760
  • 文件大小1.35 MB
  •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