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师对于新课标历史学习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2 页 共 页 共 9 页


  二.教学方法和观念的变更。
  1.有“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
  以前课堂上的状况是:40分钟教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挥而就,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学问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教师挺喜爱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教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必须能考一个好成果”。学生那么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教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踊跃、主动的学习学问,让他们变更“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2.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










  历史课本中有很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老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加到分析、探讨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觉和探究学问。
  3.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打算的开展历史课的探究性学习。
  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很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4节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意结果,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舞学生参加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到达志向的目的,老师必需在“导”字上下工夫了。从别的试验区反应的信息看,这些内容很简单激发学生的爱好,使他们乐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想方法从不同的途径力求解决问题,这就为开展探究性学习缔造了条件。
  4.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
  现代社会越来越须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学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需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老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穿插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造就学生的学问迁移实力和用多学科的学问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事实上,,如深圳南山区开设的《历史与社会》,就综合了各学科的学问。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变更。
  1.自主〔参加式〕学习:各种各样的调查说明,历史是学生比拟喜爱的,但历史

教师对于新课标历史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杏杏铺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