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院志愿活动总结
2012年5月19日,。活动内容主要陪老人聊天。对于敬老院之行感受总结如下:
在同老人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老人由于子女工作无暇过这次组织的公益劳动让我懂得了公益劳动不仅能造福社会,而且能陶冶情操,美化心灵。而我们也该为了公共利益而自
觉自愿地参加劳动,因为那是我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不记报酬也是我们大学生劳动态度的一个特征。我们讲的公益劳动,就是以不记报酬为前提的;那是根据以公共利益而劳动;我们必须为公共利益而劳动,自觉要求进行劳动。积极参加公益劳动是为社会尽力,是热爱劳动的表现。
回来的路上,我百感交集,老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奉献了一辈子,现在尽管子女都不在身边,但是依然保持了一份坚强、乐观的心态,在生活中老有所为。那么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或许这些老人的处境还算好,社会上还有更多的老人沦落到街头,饱受人世的冷眼。我想,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不忍让老一辈人在流离失所中,生活在无尽空虚中。就让我们携起手来,献出自己的应有力量吧。慰问活动结束了,我觉得回校后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献爱心的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培养关爱生命、服务他人的美好情操,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敬老院,帮助孤独的老人。我们一行患者激动的心情,带着班里准备的礼物,徒步来到了颐和敬老院。这座敬老院坐落在独秀园傍边,里面安静祥和,充满了温馨,集着附近村落里的十几位老人。
来到这里,院子里的老人很热情,同学们也是怀着奉献爱心和老人在一起,又得到同学帮忙打水;有的则留在老人身边嘘寒问暖,寻问他们生活如何,吃穿怎样,住的怎样;和老人们交心,了解他们的情况。我们有幸进入了他们的食堂,正赶上后勤阿姨做萝卜烧肉,我帮阿姨切萝卜、烧火。不久饭便做好了,此刻才知道,老人们的生活条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艰苦,他们有社会和政府的帮助,生活也算得上丰衣足食了。日渐晌午,我们在和老人们的欢笑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敬老院。
经过这次活动,我们了解了生活了生活的艰苦,做为社会的老一代奉献者,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了安定之所,这样才能为我们这一辈将要奉献的新一代吃下了定心丸,激励社会更好的去奉献建设国家。
我们的这次活动不仅仅是去安慰老人,也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了解他们,来呼吁社会去关心、去关爱他们。让他们有生之年,得到更好照顾。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长了社会知识,增加了我们的社会责任,作为新一代的社会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为以后报效社会,建设祖国做准备。只有强大的祖国做后盾,社会的贫富分化才能逐渐拉近,人民的生活才能安居乐业,更加富足、美好。
的传统美德,为了提高和培养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德意识,了解老人的生活并带给他们快乐。
在严寒的冬日,每一种关心都包含着温暖,特别是对敬老院中孤独的老人们。我们是上午8点30从学校出发的,到了地方之后,我们分工合作,送去我们的关怀,部分同学和老人们聊天说笑,聊聊天唠唠嗑,部分同学和老人协调好帮他人晒被子,部分同学打扫卫生聊天的时候,他们讲的最多的就是往事。一开口便是沉醉在对往事的回忆里,说他们年轻时候的关荣与辛酸,也说到儿女亲戚,很自豪的拍着正在用的暖炉说:“这是我儿子买给我的。”说完就哭了,感觉那么幸福的样子,还记得无论是讲开心亦是失意,老人们总是保持着很淡然的样子。也是,几十年风风雨雨已经走过来了,对世间的一切都看的淡然了,同时我们也的确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们需要关注,需要温暖,需要关爱。不是说给他们一些物质就好,而更多的是心与心的沟通。他们太孤单了,看着让心一颤,感觉我们能给的太少了,那一刻我才体会到什么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中途,同学们给老人唱歌,老人们感觉像小孩一样,其实看到他们多笑笑,我们心里感觉好暖好暖。
回来的路上,大家都沉默了,回想刚刚的一切。帮老人晒被子,铺床,打扫卫生,唱歌,聊天,按摩手脚等。这里面有我们高兴的,也有让我们伤感的。我们高兴于看到他们从对我们有戒心到陪我们聊到大笑。我们伤感在我们能帮助的太少了,那种想帮忙帮不上忙的心
情很复杂。
此次活动的意义很大:
1、活动群班同学都参加,大家积极的配合,还为老人唱歌,感觉周围流动在我们身边的暖意。
2、参加活动的同学都很积极,很认真,没有人抱怨,每个人都想真正的为老人做点什么。
3、经费支出不多,只为老人买了些水果,但我们送出去的关怀温暖却是无价的。
此次仍有
敬老院志愿活动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