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抒怀
“又是一年中秋到,年复一年人未老”,这是多少人良好的愿望啊!当下生活节奏飞快,但永恒不变的是满满的亲情。早年中秋的一些习俗和活动已经时过境迁,不过这么多年的中秋情怀却能让人永久怀念,回味无穷。
中秋抒怀
“又是一年中秋到,年复一年人未老”,这是多少人良好的愿望啊!当下生活节奏飞快,但永恒不变的是满满的亲情。早年中秋的一些习俗和活动已经时过境迁,不过这么多年的中秋情怀却能让人永久怀念,回味无穷。
孩提时的中秋节印象有些模糊了,可回忆的镜头虽然比较少,但依然历历在目,如在昨天。那时候,爷爷、奶奶还都在世,有一个蛮大的家族,作为长支长孙的我,自然有很多的优越感。上世纪70年代,月饼自然是比较少但真的好吃。不过总会有我的,那些小叔啊小姑啊都不如我优先,有爷爷奶奶的庇护,他们有意见也不管用了。晚上也是一大家人聚在一个矮桌周围,品着自家制作的菜肴,蔬菜不用买,爷爷菜园里种的,花样很多,放现在就都是有机蔬菜了。几个荤腥也都是叔叔们野外弄来的,蚂蚱、知了、鲫鱼都不用花钱。有一个菜是除了爷爷以外只有我能享用的,那时觉得很神秘的,就在堂屋高高的后窗台上,爷爷有一个密封的瓷罐,里面是炖好闷在那里的鸡肉和汤,存放的时间比较长。平日里我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也是绝不让我动的,就是等过节的时候才有机会品尝,想到这里,就知道爷爷是多么偏爱我,那浓浓的隔代亲情是非常的醇厚了。好的时候还会有酒喝,小孩们可以喝格瓦斯,还记得我那时喝过一种苹果汽酒,70年代末,村里小卖部只有一家,买东西自然是很快乐的。拿上两瓶苹果汽酒,已经是非常奢侈了。那酒度数低,比较甜,适合小孩的口味,不像白酒那样烈,不过即便喝不多,小脸也会通红,步履也有点蹒跚了。记忆里那时的中秋月是又大又圆又亮的,电灯是比较少的,只有堂屋里才会有,瓦数也都很低,其他屋里只能点“洋油”灯。家家屋里生火做饭,墙上都很黑,屋里光线暗,自然就感觉明月好亮了。吃完团圆饭,叔叔姑姑们都会满大街的去做藏猫猫游戏,嘴里喊着哇哇还有老辈们传下来的歌谣。印象比较深的是“月明奶奶割韭菜,割了韭菜包包子,包了包子给***吃”,这里面的人名当然就是家里的小辈,我的名字很长时间在里面,真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啊。我不愿出去蹿,主要是怕“鬼”,他们为了的安全,怕我磕着碰着就编造些鬼故事吓唬我,不让我跟着去玩罢了。不过正好我喜欢听爷爷奶奶讲故事,他们的故事真多,奶奶揽着我,还轻轻拍打着我的后背,听着听着就会睡着,很舒服。即便有一年阴天或者下雨,长辈们也会很高兴,他们说:“八月十五云遮月,单等来年雪打灯”,很给人希望的。现在回忆起来,当时的爷爷奶奶子孙满堂,家庭和睦,虽然物质匮乏,穷了一点,但也是其乐融融的。好几年的中秋月是那么的温润、明亮。
起初并不知道人的健康会不好,虽然小时见过很多的丧事,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爷爷也会这样离我们而去,爷爷病重的样子我是忘不掉的,以至于后来经常梦见他生病的样子,但是很怪,梦中他从来都不再和我说话了。那个中秋好像家人就没有那种惬意的感觉,只有怪怪的忧心忡忡、匆匆忙忙的样子,人也还是那些,只是气氛不同了,我们在院子里无声的吃着,有点索然无味,爷爷在屋里躺着,瘦的不成样子,已经不能上桌,食道癌我那时并不了解,只是知道它很厉害,让爷爷吃不下,也就不愿和我们一起吃饭
中秋抒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