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麻疹
POWERPOINT
1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3、出疹期(eruption stage )
时间:发热3~4天后
2015麻疹
POWERPOINT
1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麻疹粘膜斑(Koplik’s spots)
3、出疹期(eruption stage )
时间: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持续3~5天。
出疹顺序:耳后、发际→额、面部→颈→自上而下渐及躯干→四肢,达手掌、足底。2-3天遍及全身。
皮疹性质: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逐渐皮疹增多,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疹间可见正常皮肤,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
出疹时体温更高,体温高达40℃~℃,全身中毒症状加重。
麻 疹 皮 疹
麻疹颈部皮疹
麻疹躯干皮疹
麻疹手部皮疹
麻疹足部皮疹
4、恢复期 convalescence皮疹出现后3-5天,体温开始下降。如此时体温不降低,可能提示有并发症。同时,皮疹开始按照出疹的顺序消退,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色色素以及糠麸样脱屑,一般7-10天痊愈。
麻疹恢复期色素沉着
非典型麻疹(atypical measles )
轻型麻疹:
有部分免疫力者;潜伏期长,前驱期短、轻,常无麻疹黏膜斑;皮疹稀疏,无脱屑及色素沉着;无并发症
重型麻疹
多见于全身状况差,免疫力低下或继发严重感染者。起病急骤,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可出现中毒性麻疹、出血性麻疹、休克型麻疹、疱疹性麻疹。此型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并发症 ☆
是麻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麻疹过程中各个时期,是引起麻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于5岁以下患儿。(1)原发性肺炎 由麻疹病毒侵犯肺部引起。
(2)继发性肺炎 继发细菌或其它病毒感染。
☆并发症 ☆
2. 喉炎:喉部水肿,分泌物增多,可窒息。
3. 心肌炎
4. 神经系统
(1)麻疹脑炎
(2)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5. 结核病恶化,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等
☆诊断 ☆
一、流行病学:麻疹流行史,麻疹病人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
二、临床表现:
、结膜炎、麻疹粘膜斑。
、顺序、形态,疹退后麦麸样脱屑和褐 色色素沉着。
三、特异性检查:麻疹病毒分离和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避免强光刺激。注意皮肤和眼、鼻、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水,给予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补充维生素,尤其维生素A。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酌情使用小量退热剂;烦躁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咳嗽可用祛痰止咳药或雾化吸入;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并发症的治疗:有并发症者给予相应治疗。
☆预防☆
: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
天,合并肺炎者要延长至出疹后10天。对接触麻疹的易感
儿应隔离检疫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
:呼吸道隔离,消毒工作。
:
①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
②被动免疫: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丙种球蛋白3ml()可预防发病。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断流程(参考方案)☆
:设立发热预检门诊,对发热病人,特别是发热伴有皮疹病人
进行初步筛查,排除诊断者,至相应科室就诊;疑似病人分诊至感染性
疾病科就诊。
:在重点科室(儿科、急诊科、呼吸科、皮肤科)接诊护士及
时预检分诊,对疑似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就诊。
:各科室首诊医师对接诊的疑似病人及时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
会诊。
:感染性疾病科医师根据诊断标准,制定诊治方案。排除诊断
者,至相应科室就诊;疑似或确诊病人留感染性疾病科诊治。
(注:就诊过程中,对疑似病人应做好防护,全程由专人陪护转诊。)
再见
2015麻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