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企业文化的内核
内容概览
企业文化
内核
企业价值观
企业精神
企业家精神
一、企业价值观
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是用来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的。对于主体而言,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客体属性,就是有价值的。
所谓价值观,简单地讲,就是关于价值的观念。它是客观的价值关系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是价值主体对自身需要的理解,以及对价值客体的意义、重要性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克拉克洪(1951)对价值观做出了经典性定义:“价值观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
1、企业价值观的概念
(1)价值与价值观
一、企业价值观
1、企业价值观的概念
(2)企业价值观内涵
《企业管理学大辞典》中这样定义:“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的目的、宗旨,即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对其价值的评价标准。企业对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一般有:企业认知价值——真与伪;企业实践价值——经营好与坏;企业行为价值——善与恶;企业艺术价值——美与丑。”
2、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一、企业价值观
1
2
3
4
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对企业及员工行为起到导向和规范作用
激励员工发挥潜能,增强企业的合力
决定企业的基本特性和发展方向
3、企业价值观的构成层次及内容
一、企业价值观
(1)企业价值观的构成层次
员工个人价值观
群体价值观
整体价值观
个人价值观与价值系统
价值观(values):这里所说的“价值观”指个体或组织成员对于某种理念、行为、事物存在状态等的判断、评价及选择。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
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理念、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是“对的”、“好的”、“应当选择的”;
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性的程度。
价值系统(value system):指根据强度对价值观进行排序所构成的体系。
价值观(价值理念)对于个体行为的影响
(1)构成个体某些特定行为的动机
(2)个体行为选择的“扳道工”
“理念”创造的“世界观”常常以扳道工的身份规定着轨道,在这些轨道上,利益的动力驱动着行为。([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9-20页)
(3)价值理念如果被组织共享,将对个体具有行为塑造的熔炉效应。
个人价值观的分类
美国学者罗克奇(Milton Rokeach)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问卷”(RVS)
终极价值观& 工具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Terminal values),指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工具价值观(Instrumental values),指个体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的手段。
终极价值
工具性价值
生活舒适(生活富裕)
有抱负(工作充满激情、进取、上进)
令人兴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
心胸开阔(思想开放)
成就感(持续的贡献)
能干(有能力、有效率)
和平的世界(无战争和对抗)
乐观(轻松、愉快)
美好的世界(自然的、艺术的美)
清洁(卫生、整洁)
平等(兄弟情谊、机会均等)
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
家庭安全(照顾自己所爱的人)
宽容(能够谅解他人)
自由(独立、自由的选择)
乐于助人(为他人的福祗效力)
幸福(满足感)
诚信(真挚、正直)
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
有想象力(大胆、有创造性)
成熟的爱(灵与肉的亲密关系)
独立(自立、自足)
国家安全(免遭外患)
智慧(聪明、有知识、善于思考)
快乐(愉快、闲适的生活)
逻辑性强(思维有条理,有理智)
获得拯救(被救赎的、永恒的生命)
博爱(温和的、有人情味的)
自尊(自重)
顺从(有义务感、谦恭)
社会认可(尊重、赞赏)
有礼貌(文雅、彬彬有礼)
真挚的友谊(亲密的知己、知音关系)
负责(可靠、可信赖的)
睿智(对生命的彻悟)
自我控制(自我克制、自律)
罗克奇 RVS价值尺度
企业文化 第六章【企业文化经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