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
一、企业文化的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电力与文化仪式,文化网络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1)充分地重视人,把企业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如何做人的工作上来。2)正确地看待人,切实处理好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3)有效地激励人,使人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全面地发展人,努力把员工培养成为自由发展的人。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全面地发展人,努力把员工培养成为自由发展的人。
。贯彻共识原则:1)充分发挥文化网络的作用。2)逐渐摒弃权利主义的管理文化,建立参与型的管理文化。
。要吸收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以及国内外传统文化等合理性。
。实施企业文化创新的步骤:1)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文化顾问重新构造企业文化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确立企业目标和经营方针,且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倡导、支持企业员工改革。2)经营方式、企业行为及规章制度发生相适应的变化。3)企业经营在取得成功,并持续相当一段时期以后,及时总结、梳理、升华。4)企业经营行为规范逐渐改变,企业共同价值观等更趋于新型远景目标和新型经营策略。
三、企业物质文化
(一)企业产品文化。
企业产品文化旨在强调企业产品的质量。:1)技术审美原则2)顾客愉悦原则。
(二)企业环境与企业容貌
企业环境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时企业为员工工作能够进行所提供的物质环境,如厂房、仓库、办公室等企业建筑物和生产环境等。二是企业为职工生活所提供的物质文化环境,如住宿区、食堂、购物场所、俱乐部、健身房等。。它包括企业的名称、企业象征物和企业空间结构、布局等。
(三)企业工具文化
企业工具文化可归纳为十个大类:1)企业生产手段、作业工具或生产资料的物质特制2)企业生产工具、作业手段及传动或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基本结合方式和独立系统结构3)企业生产机器设备系统、工具手段体系的功能、运作方式及其结构4)企业生产、运转赖以存在的能源、运力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作方式5)企业传动装置体系、联动系统及其结构6)企业生产、传动、动力、控制机器设备系统层次结构及其布局7)企业工具系统性质、能耗、效率、使用寿命、价值及其回收8)企业工具系统运转、报废等的生态与环境影响9)企业工具系统中控制子系统的整体水平与效能10)企业工具系统维护、保养和成本核算。
(四)企业管理物质文化体系
包括以下内容:1)企业控制、核算、监测、沟通或通讯以及信息工具、手段等物质文化特质2)企业管理工具、手段的体系、系统及其整合、运转方式3)企业管理物资、资源、工具体系系统组合与空间分布4)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核算、账户物资手段体系的水平、规模、作用和运行方式5)企业直接生产过程、现场的监测、控制手段体系的水平、规模、作用和运行方式6)企业产品质量测评、检验手段体系的水平、规模、作用和运行方式7)办公室自动化水平、方向,办公系统的有效性和合理性8)企业信息收集、存储、处理、传递系统发展水平、可靠性和合理性,管理信息系统现代化程度与规模9)企业职员培训系统发展层次、规模、现代化程度10)企业公共关系与对外联系物质手段体系之现状、功能和结构。
(四)企业广告文化
企业广告文化是指在广告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广告行为文化。
四、企业形象设计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
(一)企业视觉识别
企业视觉识别是企业形象的静态表现,是一种具体化、视觉化的企业形象表达方式。一个良好的视觉识别设计需要将企业精神、企业特色和风格充分表达出来,是社会公众很容易掌握其内涵,继而识别、认知和接纳。
(二)企业理念识别
企业理念是指能够指导企业行为并具有企业则学内涵的思想意识形态。: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使命、经营宗旨、企业作风、行为准则。
(三)企业行为识别
企业行为识别是在企业理念识别的基础上,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和统一。
五、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是指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即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具有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
(一)企业领导体制
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领导制度。
(二)企业组织文化
主要内容:1)员工的自治权2)结构3)支持4)认同感5)绩效奖酬6)冲突容忍度7)风险容忍度
(三)企业管理文化
企业管理文化是企业为了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
六、企业
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经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