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力量
主讲:李涛
企业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和水一样,没有它们,就没有生命。但这些不是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摘自《基业长青》
原动力
胡锦涛: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只要记住我们的语言,把我们的语言留传下去,我们就不会灭亡……”
海尔创新、效率的企业文化激发了所有海尔人的智慧与激情,所以海尔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扩张,
维护力
文化形成的道德准则成为制度制约的有效补充,而文化对于被管理者思想的影响力又保证了对制度从内心上的根本顺从.
文化是水,组织是舟,水承载着舟、推动着舟向前进,一个组织如果没有水的承载,那就只能搁浅或者灭亡。
秦始皇完全采用法家的法制统治,建立健全法制管理,结果统治只维持了15年,道理很简单,因为秦始皇忽略文化统治的作用.
凝聚力
文化是共同创造的,也是共同的价值的体验和认同,也就是共同的意志,每个人都是主人,所有组织成员感觉到是在自己的意愿下共同做一件事.
在文化的作用下,“事”变成了“事业”,于是大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弃了短期利益的成见,把目标变成了“完成事业”而不是“个人追求”
企业文化让企业内每个成员认识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是大家在共同完成一项事业,是在追求崇高的目标奉献自己,是在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互相协助、共同完成,于是,企业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不但加强了现有员工的积极参与性,还可以吸引更多有智慧有抱负的人加盟到企业中来。
管理理论的发展(1)
经验管理
科学管理
行为科学
人际关系学说
激励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2)
企业文化理论的形成
日本经济的腾飞
美国的反思
企业文化管理革命的“四重奏”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
《美国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
随着上世纪70年代的到来,日本经济迅速从一个满目疮痍的“灰姑娘”变成一个经济巨人,神话般站立在昔日的“山姆大叔”面前,在汽车业、手表业和电器等产业方面,把美国挤出亚洲市场,并以咄咄逼人之势向美国国内市场渗透。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震动美国朝野上下。1980年,日本的国民总产值占世界第三位。其他工业化国家都因石油危机而遭受通货膨胀的厄运,唯独完全依赖石油进口的日本,仍维持其低通货膨胀,对外贸易势头未减。以“出口贸易”大国自居的美国,在确凿的事实面前,开始动摇,美国人被迫思考起来。
管理理论的发展(2)
当代管理
学习型组织
缺乏创新是日本企业管理停止不前的原因
美国的管理和组织方式则是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不断为组织企业文化输入创新的活力
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确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和学会系统思考的五项修炼,能够坚定企业使命感,强化企业理念,明确企业目标,促进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在员工个人的超越中实现企业的超越,使员工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
企业再造
6西格玛管理
知识管理
企业文化的本质(1)
什么是企业文化
1987年,德国慕尼黑大学教授E•海能出版了《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所谓企业文化,就是通过象征传播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1989年,美国文化专家沙因出版了《企业文化与领导》,在书中,他指出:“文化是指由一些基本假设所构成的模式,这些假设是由组织在探索解决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内部的结合问题过程中所发现、创造和形成的”
企业文化讲议【企业文化经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