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年3月31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3页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时间:2022年3月31日
学海无涯
页码:第- 2 -页共3页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大松树和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宽容和谅解。由于课文中的主要对话人物是小松树和风伯伯,小松树在风伯伯的教育下,由开始的目中无人,傲慢无礼到后来的知错、惭愧,所以学生在理解小松树态度的转变上,应该比较充分。但大松树和风伯伯对小松树的宽容和谅解却是隐藏在文本中,比较含蓄地表现出来的,而且由于这两者的角色在生活中都是长者,一年级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很难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中的角色相对应,所以在挖掘长辈宽容犯错的晚辈,对他进行温和、耐心地教育这一点上,比较困难。
教学方法:由于这一课说的是一则寓言故事,需要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明白一个道理,所以我打算采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让孩子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内化文本要揭示的道理。
教学程序:1复习导入。我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让学生上黑板贴出小松树和大松树的位置,帮助学生复习了第一自然段,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2突破重点。我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将"小松树认为自己看得远是因为自己长得高'和"风伯伯认为小松树看得远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了'进行对比,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小松树为什么一开始傲慢无礼,听了风伯伯的话后却很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