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溶血性贫血讲稿.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溶血性贫血讲稿
本课学习特点
在血液科疾病中属少见病
需要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知识
有许多特殊的实验室检查
2021/1/12
2
概 念
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早遭受破坏的过程。
即红细胞破坏增多环---肝---胆汁---肠腔----“粪胆原的肠肝循环〞。
▲ 小部分粪胆原---肾---尿---尿胆原。
出现黄疽,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大便粪肥原排出增多。
尿中尿胆原增多呈强阳性而胆红素阴性。
2021/1/12
13
溶血部位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病 因 常见于血型不合的输血,输 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注低渗溶液,PNH AIHA
临床表现 多比较严重,有血红蛋白尿 较轻,脾大,多无血红蛋白尿
血清BIL 增多 正常或增多
尿BIL 正常或增多 正常
粪胆原 增多 增多
尿胆原 增多 增多或正常
游离Hb 增多 正常
血清结合珠蛋白 减少 正常或减少
血红蛋白尿 有 可无
含铁血黄素尿 〔 + 〕 〔 — 〕
2021/1/12
14
临床表现
〔一〕急性溶血:
1常起病急骤,如见于异型输血时,短期大量溶血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
2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和黄疽
3严重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DIC
4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阻塞及肾小管细胞坏死,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
〔二〕慢性溶血:
1起病缓慢,病症细微,有贫血、黄疽、肝脾大三个特征。
2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等表现
2021/1/12
15
2021/1/12
16
2021/1/12
17
2021/1/12
18
2021/1/12
19
实验室检查 目的:提供溶血的证据;确定溶血部位;寻找溶血原因。
2021/1/12
20
一、提示红细胞破坏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管外溶血时提示红细胞破坏
(hyperbilirubinemia)
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为主。
结合胆红平素少于总胆红素的15%。
肝去除胆红素才能极强,大量溶血时,血清总胆红素也不超过/L〔5mg/dl〕。
慢性溶血性贫血长期高胆红素血症,导致肝功能损害。 可合并肝细胞性黄疽。
2021/1/12
21
2. 粪胆原排出增多
正常:粪胆原量为40-280mg/日。
血红蛋白大量分解时粪胆原可增至400—1000mg/日, 可高达1500mg/日
2021/1/12
22
3. 尿胆原排出增多
正常人24小时从尿中排出的尿胆原为0~5µmol/L。
急性大量溶血时,尿胆原排出量可明显增加。
慢性溶血患者尿胆原量并不增多,仅在肝功能减退时,尿中尿胆原才会增多。
2021/1/12
23
〔二〕血管内溶血时提示红细胞破坏

溶血性贫血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12770869
  • 文件大小1.60 MB
  • 时间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