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应用电视学-云南大学.docx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应用电视学
新闻学专业必修课
教学总目的:
主要讲授电视拍摄与编辑整个制作过程中的基本运用原理和知识, 即在探究 “电视是什么”
的基础上,解决“怎样拍电视”的问题,注重电视表达语言及实务操作技能的应用价值。
教纪实性;具有长期的稳定性。

1920年11月2日下午8时威斯汀豪斯公司 KDKA电台正式播音。
,在这一点上它超过了电话和电报。
—麦克卢汉
广播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只有言语能力能与之匹敌

声-电-声
电视是一种整合性媒介,它迫使长久分离和分散的经验成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麦克卢汉
电视技术演进史的几个标志时期:

机械电视使理想变成现实
电子电视促进电视大发展
录像机带来节目制作的革命
电视卫星预示全球电视网的建立
数字电视为升级换代搭建高新平台

信息的6大特性只有在网络世界中才得到了最充分、彻底的实现。
英特网是一切媒介的媒介。
分散权力、平等民主;处处是中心、
无处是边缘
媒介形态技术演进示意:
口语——
电话
文字
思考题:
?
什么是“声电转换”效应?电话为什么能在民间普及?
电传真的传播意义是什么?
电通讯对大众传播起到什么作用?
如何认识相应技术手段与报纸的关系?印刷媒介对大众传播的意义何在?
电台广播的出现及其对声音传播意义?广播与电话有何同异?
电视的产生与广播和电影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观摩讨论
第三讲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4学时
7
教学目标:
了解技术美学与一般美学的关系
掌握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
分清“线性”与“非线性”的区别
掌握电视的几大传受特性
教学重点:
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
教学难点:
电视的技术美学特征
教学纲要:
TV: television ( Tele :远距离,Vision :视力、视觉)
一种技术化的艺术形式或技术化的文化形态。

随物赋性、媒介即信息
.1 拍摄的物质材料
(1 )胶片与磁带性能
记录材料的性能质量,决定着解像力色彩影调和层次质感等成像效果。
(2)光线照明性能
高照度、低宽容度
•戏剧光效
新的技术环境 一
(3)镜头性能
定焦镜头及相关技术
> 自然光的新观念
传统蒙太奇
变焦镜头及技术发展
(4)摄像机及附件性能
摄录一体化
长镜头理论、纪实主义理论
拍摄的逼近和深入
节目现场性提升
拍摄方式、拍摄者的思维方式以及被拍者的接受方式的改变 编辑的技术手段
(1 )特技构成
视觉技术美 技术的规整和优化也是产生美感的一大契机
(2)编辑程序
物理剪辑
电子编辑
时码编辑
非线性编辑
传播的通讯手段
8
9
“电视后”时代即“ 第三文化”时代:
双向交流、影像的自由流通,从而导致又一场革命。 电子新闻米集 卫星新闻米集

应用电视学-云南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2975922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2-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