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泥水化及硬化机理
第一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补充: ◆熟料矿物水化的原因
·熟料矿物结构不稳定。
造成熟料矿物结构不稳定的原因是:
⑴ 熟料烧成后快速冷却,使其保留了介稳状态的高温型晶体结构;
⑵
·石膏(充足)、CaO同时存在时
C3A+CH+12H→C4AH13
C4AH13+3CSH2+14H → C3A·3CS·H32 + CH
(三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t,又称钙矾石)
· C3A未完全水化而石膏已经耗尽时
2C4AH13+ C3A·3CS·H32 →3 C3A·CS·H12 + CH + 20 H
(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Afm)
·石膏掺量极少,所有的Aft都转化为Afm还有C3A剩余
C3A·CS·H12 + C3A+CH+12H →2C3A(CS· CH)H12
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比C3A水化慢,单独水化,也不会急凝,其水化反应和产物与C3A相似。
1. 无石膏时,在Ca(OH)2环境水化
常温:C4AF + 4CH + 22 H →2C4(A·F)H13
T>50 ℃ :C4AF + 6H →C3(A · F)H6
2. 有石膏存在时
C4AF + 2CH + 6CSH2 + 50 H →2 C3(A·F)·3CS·H32
3. 石膏不足时
2C4 (A·F)· H13 + C3(A·F)·3CS·H32 →3C3(A·F)·CS·H12
+2CH + 20 H
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
水泥的水化基本上是在Ca(OH)2 和石膏的饱和溶液或过饱和溶液中进行的,并且还会有K+、Na+等离子。
熟料首先在此种溶液中解体,分散,悬浮在液相中,各单体矿物进行水化,水化产物彼此间又化合,之后水化产物凝结、硬化,发挥强度,因此 ,水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熟料解体——水化——水化产物凝聚——水泥石。开始是解体、水化占主导作用,以后是凝聚占主导作用。
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
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综上所述,水泥的水化反应过程如下:
水泥加水后, C3S 、C3A 、C4AF均很快水化,同时石膏迅速溶解,形成 Ca(OH)2与 CaSO4 的饱和溶液,水化产物首先出现六方板状的Ca(OH)2 与针状的AFt相以及无定形的C-S-H。之后,由于不断生成AFt相,SO42- 不断减少,继而形成AFm相及C-A-H晶体和C4(A·F)·H13晶体。
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常温下的主要水化产物:
常压蒸汽养护(≤100℃)时的水化产物:
水化硅酸钙
Ca(OH)2
水化硫铝(铁)酸钙固溶体:
水化铝(铁)酸钙及其固溶体:一般生成物C4(A·F)H13最终生成物C3AH6 --C3FH6固溶体,溶解度小,抗硫酸盐能力强
三硫型的针状
单硫型的六方片状:最终
C-S-H(Ⅱ)
C4A· C4F· 不稳定,易转变为C3AH6 、C3(AF)H6
AFt相分解为Afm相和CaSO4
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钙矾石形成期:C3A率先水化→第一放热峰
· C3S水化期: C3S水化→第二放热峰
·结构形成和发展期:
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 水化速率
水化速率的意义:
水化速率影响水泥强度的发挥和安定性
表示方法:
水化速率:单位时间内的水化程度或水化深度
水化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水泥发生水化作用的量和完全水化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水化深度:水泥颗粒已水化层的厚度,以微米表示。
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测定方法:
直接法:定量地测定已水化和未水化部分的数量。如岩相分析、x射线分析、热分析等
间接法:测定结合水、水化热或Ca(OH)2 生成量等方法。
水化深度h与水化程度a的关系:
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28天前:C3A>C4AF>C3S>C2S
3—6月:C3S>C3A> C4AF >C2S
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二页哦
2
水泥水化及硬化机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