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然后而知困。”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激发老师终身学习。以下是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故事及点滴反思和体会.
片段(一)
一节历史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了扩展学生的“教然后而知困。”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常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激发老师终身学习。以下是本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故事及点滴反思和体会.
片段(一)
一节历史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七年级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道题:搜集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同时提醒学生可以看教材,看课外书籍,查字典。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很多学生踊跃欲试。
学生甲:我看过《上下五千年》这本书,书中记载:春秋时期,刚做国君的楚庄王胸无大志,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让他猜个谜,说:“楚国山上,有一只大鸟,身批五彩,样子挺神气。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可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那么已,一飞将要冲天;不鸣那么已,,我已经明白了。"
学生掌声一片。
学生乙:春秋时期,重耳(即后来的晋文公)在晋国内乱逃亡在外时,,一旦晋赵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以示报答.
……
我很满意学生的表现,同时也注意到一向不爱作声的学生乙犯了一个小错误:应该是重耳受到楚王的殷勤接待,而不是赵王。但我不忍心泼冷水,也就鼓励性地说了声“你真不错",并未纠正他的错误。
反思: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总想着那样处理不对劲儿。自从施行新课改以来,特别是在公开课的课堂上充满着“你真不错”、“你能行”、“你真棒”等褒扬的话语。虽然这些褒扬话对孩子来说是一种鼓励,但过度的、甚至不实在际的褒扬给孩子带来的就完全是好处吗?我的上述处理方式,让学生承受了错误的知识。作为老师,这是一个不小的错!
其实,学生听多了赞赏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所以当学生做得不对的时候,,改正了缺乏,才能不断进步,也才能坦然地面对别人好心的批评、提醒,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所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安康成长,老师,请大胆地说“你错了。”
片段(二)
我在教九年级历史第1课《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一课时,为了引发学生积极考虑,设计了一道题:由于金字塔的工程宏大而困难,有人认为它们是由“天外来客”所建,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立即饶有兴趣地讨论。过了一会儿,有位同学大胆地说:“我认为它
们不是天外来客所建,而是埃及人民建造的。因为书中写到,建金字塔用了20年,由几十万人来完成,而且我不相信有外星人。”刚说完,。我立即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很得意、也很理直气壮的说:“我认为金字塔是由外星人建造的。因为书中的记载只是根据传闻,并没有得到证实;其次,金字塔的工程宏大而困难,在当时没有任何机械的情况下,埃及人民是无法完成的;第三,很早就有关于外星人的传说,到底有没有,至今未得到证实。”顿时,全班同学鸦雀无声地望着我。
反思:
学生鸦雀无声地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