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4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北京 101 中学苗红梅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力求让哲学理论学习水到渠成,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 自主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3 .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履行课程承担的社会责任。二、教学背景分析 1 .课标要求内容目标:阐释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学习要求: 理解意识的作用; 阐释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意义; 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相结合的方法。 2 .教学内容本框内容从人能够认识世界到人能够改造世界, 从而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重要性,这是第五课的核心问题。 3 .学生情况学生的思维主要还在感性认识的层面, 对哲学理论的认识相对有难度, 他们的生活经验比较简单,仅限于学校和家庭,认识哲学理论需要教师铺设大量的情境。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知道意识的作用。理解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认识世界的条件。懂得如何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蜜蜂筑巢和建筑师设计的不同,培养学生学会比较的能力。通过分析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通过学生探究活动-设计低碳生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 明确意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当前人类关注的热点,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科学发展观战略,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探究, 讨论, 增强自觉贯彻和执行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自觉性。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 .教学重点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 .教学难点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五、教学方式与手段情境分析法、综合探究法。六、教学过程【导入】 2010 年5月1 ,上海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大家了解吗? 学生可能的回答: 了解,是经济、科技、文化综合展出。【归纳】好,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世博会,感受新理念。幻灯片 1 :出示“世博会场馆欣赏”。出示两张图片:中国馆建筑和蜜蜂筑巢。【设问】这两种建筑活动有什么区别? 学生可能的回答:活动的主体不同、活动的目的不同、建筑的数量不同。【设问】中国馆设计表达了什么理念? 【回答】表达了既要有中国特色,又要有时代精神,坚持环保的理念。【引导】中国馆从设计-蓝图-建成体现了什么? 【板书】意识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幻灯片 2: 马克思说过: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但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讨论】问题 1 :感到惭愧指的是什么? 问题 2 :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那儿? 【归纳】感到惭愧是指自然条件中, 动物有许多优势, 人无法与之相比, 比如鸟儿会飞等。比蜜蜂高明是指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 做出计划, 创造条件, 解决自身自然条件无法克服的问题。【导入】下面我们翻开世博会的历史,感受人类的智慧。幻灯片 3: 19 世纪的早期世博会展现了一个非凡的“发明时代”──人类的智慧。 1851 年伦敦世博会上的 630 吨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 1873 年维也纳世博会上的电动马达。
意识的作用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