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摘要髙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校风建设、学风建设的重任,是髙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髙技能人才的重要力量之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否健康、稳左、长期地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文化的传播。笔者运用马斯洛工作,是大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服务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工作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又是学校文化和理念的传播者主战场。辅导员工作受到%级政府和髙校重视的同时,辅导员队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又面临着很多问题:
(1) 辅导员职业认同感低,流动性大。辅导员工作经常被看作是通往髙校工作的跳板或工作再选择的中转站。对于以培养髙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来讲,其对专业任课教师的要求不仅局限于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更重要的是实际工作经验,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很难符合此条件,因此很多人就选择以辅导员工作为跳板进入高职院校工作,然后再根据个人规划转至其它工作岗位。
(2) 辅导员工作而宽、琐碎,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而对90后学生依赖性较强和髙职学生创造力有余、自律性不足的特点,髙职院校辅导员要承担更多的家长和保姆的责任,工作的内容几乎涉及所有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内容,工作大到学生生病住院小到学生宿舍灯管报修,工作24小时待命,工作压力大,导致很多辅导员不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
(3)辅导员上升渠道窄,岀路单一。虽然2006年教冇部颁布的第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身份:“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辅导员又很难向专任教师和行政干部靠拢。
2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涵义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解决目前辅导员队伍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对于这一点业内人士的认识比较统一,但是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如何界左目前仍没有宦论。
(1)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涵义。对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赵明吉,周莹认为专业化是使辅导员队伍向专家化目标迈进的必要和基础,髙校辅导员队伍必须从角色左位专业化、素质专业化、结构专业化、管理专业化四个方面不断地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张丽玉认为辅导员专业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辅导员工作内容的专业化、辅导员培养模式的专业化以及辅导员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笔者认为,辅导员的专业化是指辅导员通过自身努力学习、专业培训、经验积累等方式在辅导员工作范畴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具有独立解决较高级的问题的能力,逐步成为该领域专家的过程。
(2)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涵义。对于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赵明吉,周莹认为辅导员职业化概念应包括辅导员职业化素养、辅导员职业化技能、辅导员职业化行为规范三个部分内容;覃干超认为“职业化”是指达到一立的专门教冇或培训并获得辅导员职业资格的要求,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按照辅导员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长期从事该项工作的过程。笔者认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是指通过对辅导员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使辅导员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并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相关工作的过程。
(3)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关系。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可知,人的需求是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结合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