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Ξ
专题研究学术动态 2006 年第 2 期
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
陈光(公共管理学院)
Ξ
1 技术创新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
1. 1 技术创新与审计
审计(audit) 原本是一种财务活动,是指企业外的独立审计人员对企业的会计和财务报表
系统进行审查和评价,是对会计报表和财务行为的一种校正活动。事实上,除了财务审计之
外,国外还较早出现了生产审计、管理审计、业绩审计和社会审计等。技术创新审计属于管理
审计(management audit) 范畴。齐萨(Vittorio Chiesa , 1996) 等人比较完整地提出过技术创新
审计(technical innovation audit) 的概念。是指“在创新度量基础上,通过自身和第三方利用审
计工具对企业创新活动进行鉴定和评估,找出创新现状与理想状况间的差距,确定问题的所在
和须改进的环节,从而为提高创新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必要信息”的过程。技术创新审计的对
象是技术创新过程、业绩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过程,其实质是一种评价和鉴定。
理论界已有几种有关技术创新的审计模型。巴格曼(Burgelman1988) 提出基于创新能力
的审计模型,该模型包括对五个方面能力的审计,即资源的可获得性和分配;对竞争对手的创
新战略和产业发展的了解;对技术环境的了解;组织和文化氛围;企业家的战略管理能力等。
齐萨(Vittorio Chiesa , 1996) 等人提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审计模型,该模型将创新过程分为核
心过程和支持系统,核心过程包括概念产生、技术获得、产品开发和工艺创新;支持系统包括资
源供给、领导和辅助工具。齐萨等人非常重要的思想是,不仅要关注企业的业绩,更要审计它
的过程。我国学者陈劲和加拿大学者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Smith ,1997) 将奥斯陆技术创新
统计法与齐萨模型结合,提出基于过程和业绩的 C - S 模型。官建成(2000) 等提出基于技术
创新能力的审计方法。
1. 2 技术创新的高标准定位
上述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一定意义,也是我们研究类似问题的思
维起点。创新审计要能够操作,必须要有一个基准。这就是高标准定位(benchmarking) 。高
标准定位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广泛运用于西方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方法。到 1995 年,
美国绝大多数公司都开展了不同类型的高标准定位活动,且相当数量的公司表示将来要继续
加强这一活动的开展。
高标准定位的基本含义是,以行业中领先的、最有竞争力、最有威望的企业作为基准,将本
企业的产品、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与基准企业进行量化比较和评价,分析基准企业达
到优秀水平的原因,诊断本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选取持续改进的最优策略。应
该从哪些方面对企业进行比较和评价呢? 克里斯多夫·迈耶(Christopher Meyer ,1995) 提出主
要有六个相互依赖的因素,即领导和管理,战略协调,过程,组织与人,动态评估和文化。伯纳
德·伯普(Bernard Bobe ,1998) 在对英国、法国和德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高标准定位研究时,总
作者简介:陈光,男,教授。
3
专题研究学术动态 2

协同创新管理的高标准定位与审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一文千金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