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朱丽兰 摘要:针对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任务导向、接单企业真实项目”的企业常驻、双导师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项目引领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分类、订单参与企业真实项目,感受企业文化,锻炼提升综合职业能力,为迈人职场做好充分准备。
2构建“项目引领模块化”课程体系
工作室以项目实践为学习载体,集教学与生产为一体,不断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将工作室的核心课程《虚拟现实美工》《虚拟现实程序设计》《虚拟现实贴图制作》等纳入课程体系。为促进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单纯迎合企业的现阶段需要,课程体系中嵌入了虚拟现实模型设计师、虚拟现实后台开发工程师等不同岗位的应用项目,包括企业实际的项目、具有创新意义的新的项目、技能大赛项目等,比如海底还原、铁路检修仿真、煤矿实时监控等企业实际项目,AR家装、VR消防演练等新项目,郑和下西洋、郑和博物馆等技能大赛项目。
3构建“分类、订单”式培养过程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运行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补充和改革,是以企业的实际项目或创新开发的项目为平台,在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指导下开展。

学生在大一学习最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将虚拟现实项目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设计能力融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为具备参与项目制作知识与能力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具备了可以参与项目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聘请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任教师作为工作室负责人,学生在大二前,通过面试、测试等方式进行双向选择,最终选定工作室成员,学生真正进人完整的项目制作中。

根据企业行业的岗位需求,确定岗位分类——虚拟现实模型设计师(3ds max或Maya)、虚拟现实后台开发工程师(Unity 3D或UnrealEngine4),学生自主选择,实现分类培养。
根据企业的需求,在工作室课程中引入企业已经完成的项目进行模拟,比如在第三学期的《虚拟现实美工》课程中引入宝剑、莲花台、太空医疗箱、房屋等模型项目,在第四学期的《虚拟现实美工》课程中引人人物头发的雕刻,李斯模型的贴图制作,多人物模型的底模制作、贴图处理软件等,在第四学期的《虚拟现实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旅行青蛙安卓游戏、海底还原、样板间等模拟项目。每个项目的实施模仿企业的形式,划分虚拟现实模型设计岗位、虚拟现实后台开发岗位,先后完成美工、后台开发的内容,最终实现学生在企业教师引导下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制作。
在此阶段,学生同时参与完成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题目、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题目、山东省大学生数字媒体创意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虚拟现实作品等。

大三阶段,工作室成员到企业顶岗实习,分别到对应的岗位(虚拟现实模型设计师、虚拟现实后台开发工程师)参与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制作,完成订单培养。这种边学习边工作的方式,集实践与理论为一体,有效提升了学生职业技能,实现了学生毕业即上岗的目标。
4采用开放式技能考核评价
工作室教学内容评价采用开放式考核方式进行,分为技能考核、作品设计+答辩、项目评审等多种形式,考核标准侧重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迎春文档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