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能量代谢和体温
*
第一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一 、机体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
机体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
糖─
状态 产热量(KJ/)
───────────────
躺卧
开会
擦窗子
洗衣
扫地
打排球
打篮球
踢足球
持重机枪跃进
───────────────
第十六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二)环境温度
安静时20~30°C的环境中能量代谢最稳定,低于20 °C或高于30 °C 时都可使能量代谢增加。
第十七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从进食后一小时左右开始,延续到7~8小时左右 ,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蛋白质 “额外”增加的热量约30%左右,糖或脂肪则可 “额外 ”增加4%~6%的热量,混合性食物为10%。
其产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肝脏处理蛋白分解产物时的额外能量消耗有关。
第十八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四) 精神活动
当精神活动处于紧张状态时,产热量可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某些内分泌激素(甲状腺素等)释放增加引起。
第十九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四、基础代谢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时的状态。
第二十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一)基础代谢率的衡量标准
基础代谢率的单位:KJ/m2·h
基础代谢率的高低通常以同性别、同年龄组的平均值进行比较。高于或低于对照组的10%~15%以内,仍属正常范围;若高于或低于20%以上,则考虑为病态。其计算公式为:
受试者实测BMR值-同性别同年龄组平均值
———————————————————— ×100%
同性别同年龄组平均值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二) 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意义
临床测定BMR可帮助诊断某些代谢性疾病:
# 甲亢时,BMR比正常值高25%~80%
# 甲减时,BMR比正常值低20%~40%
# 糖尿病、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发热BMR升高
# 体温每升高1°C,BMR升高约13%
# 阿狄森氏病、肾病综合征、脑垂体性肥胖、病
理性饥饿BMR降低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
(一)表层(体表)体温和深部(体核)体温
人体外周组织(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
机体深部(心、肺、脑和腹腔内脏等)的温度称为深部温度。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体温(body temperature): 指机体深部
的平均温度。
腋 温 - ℃
口腔温 - ℃
直肠温 - ℃
可信度 :直肠温>口腔温>腋窝温
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T < 22℃→心跳停止
T > 43℃→酶变性而
死亡
T = 27℃→低温麻醉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五十六页哦
*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1、昼夜周期:
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2-6时最高,周期幅度一般不超过1°C,体温的这种周期性波动称为昼夜节
能量代谢和体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