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摘 要:随着经济和药学行业的发展,社会对高品质药学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对药学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药理学教学中,该文从药理学教学?他们都不能回答出来,主要原因在于抗生素种类太多,容易混淆,难以记忆。近年来,在药理学教学中,虽然很多院校采用了PBL、案例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药理学知识体系和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教师责任心不足
很多教师墨守成规,按照教材内容的先后顺序,对知识点逐个进行讲解。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加快进度,没有向学生解释各章节、药物间的联系和区别。没有教给学生学硬背,遇到题目不会做,对药理学失去信心和兴趣。
2 思维导图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适宜性
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工具,按照大脑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将各种概念以类似于人脑对知识储存的结构形式排列,像大脑神经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的结构,主题的主干从中央向四周放射,主干可以引出一系列子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表现出来,以便理解记忆[2]。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思维导图可开发人类大脑,例如,开发左侧大脑逻辑、词汇,数字功能,也可以开发右侧大脑节奏、空间、色彩以及整体意识。因此,思维导图具有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特点,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把各個碎片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思维导图在药理学中应用实例
药理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思维的课程,涉及面广,药品种类繁多,适合在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药理学知识体系,以便知识的理解记忆。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药理学有个整体框架,我们可以讲解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软件或纸上进行绘制。例如,以罗跃娥主编的第二版《药理学》为例,药理学共有40章,分为总论和各论,总论由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和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组成,各论是由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脏和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化学治疗药物组成,每个系统又由多个章节构成(见图1所示)。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也可以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例如,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是由苯二氮?类、巴比妥类和其他类构成,每一类药物都可把典型的代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呈现在一个层次分明的网络中(见图2所示)。此外,思维导图也可用于比较相同作用不同类药,例如,阿司匹林和氯丙嗪对体温都有影响,但它们的作用机制、特点和临床应用不同(见图3所示)。因此,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融入思维导图是可行的,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 思维导图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有利于学生发展
在思维导图绘制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关键词、图像、颜色组成记忆链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在每个知识点层层递进的过程中,发散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学生在展示思维
思维导图在高职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