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5 卷第 6 期技术经济 Vol. 25 , No. 6
2 0 0 6 年 6 月 Technology Economics J un. , 2006
文章编号:1002 - 980X(2006) 06 - 0004 - 04
技术创新理论述评
林春艳1 , 林晓言2
(1. 山东财政学院,济南 250014 ; 2.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摘要:归纳综述了中西方学者的技术创新理论,主要有创新动力论;模仿论与创新扩散模式论;市场结构论与企
业规模论;创新与经济增长“逆相位”论;创新源泉论;创新选择论;技术创新长波论等。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新源泉;市场结构;增长
中图分类号: F062. 4 文献标志码:A
自 20 世纪 30 年代熊彼特定义“技术创新是一其中政府行为包括政府的规划和组织行为以及政策
种新的生产函数”以来,由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和法律行为。四元论的主流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英国
深刻影响,中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视角研究探索技术的肯尼迪、冯. 威扎克、费尔普斯等。四元论者认为
创新的内涵、过程、动力机制、运作模式以及内外部在任何创新的过程中,创新的主体都是企业家。企
影响因素。迄今已经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技术创新理业家的创新偏好,激励着创新的过程。于是,技术创
论体系。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政府支持
以及企业家偏好。其中技术推动供给创新的技术
一、创新动力论
源,需求拉动构成创新的商业条件,政府支持提供创
创新动力论是研究技术创新驱动动力的理论。新的政策与管理环境,企业家创新偏好使创新者内
关于驱动创新的动力机制,各国学者进行了多层次在潜能得以发挥,四者共同促进技术创新。五元论
的实证分析和理论推理,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一元论者认为,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中,除了上述四个方面
至五元论和技术轨道推进论等〔1〕。因素还包括社会、技术、经济系统的组织作用。20
一元论有两派观点,一是技术惯性论,二是需求世纪 80 年代初,英国经济学家多斯提出了技术轨道
拉动论。技术惯性论由英国的 E. A. 哈艾福纳提的概念。他认为,根本性创新会带来某种新观念,这
出。该理论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种永不停息种观念一旦模式化,就会形成技术典范,某种技术典
的过程,它一方面因其惯性而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范如果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产生影响就相对固
不断地在生产化和商业化中寻找出路,从而推动技化为技术轨道;一旦形成某条技术轨道,在这条轨道
术创新。需求拉动论由英国的 V. 莫尔、迈尔斯、马上就会有持续的技术创新。
克斯、布鲁斯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某个社会的技
二、模仿论与创新扩散模式论
术创新,主要是广义需求引发的,该广义需求包括市
场需求、政府或军事需求、企业经营发展需求以及社模仿论是指由美国经济学家爱德温. 曼斯菲尔
会需求等。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有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德就如何推广新技术问题提出的创见。他认为在一
罗纳德. 何曼和朱利安. 库柏、美国的曼斯菲尔德等。定时期内,一个部门中采用某项新技术的企业增加
二元论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是技术发展推动的,也可的程度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 ①模仿比例,即一定时
以是广义需求拉动的,成功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社会运行设计_论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