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闻世亮 【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效开展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人就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校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闻世亮 【摘 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有效开展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人就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进行初步探究,提出一些课程优化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2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大学是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综合技能,悦纳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阶段,也是树立职业目标,明确人生理想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展,引导学生对自我兴趣、性格、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探索,了解职场环境和职业特性。在充分了解自我,认知职业、行业的前提下,结合职业测评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树立职业发展目标,并围绕个人的职业发展目标,有计划地完成学业,进而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人生发展目标。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进程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以及民办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比以往更加重视大学生的教学质量、就业择业、未来发展等问题,因此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重视程度也是越来越高。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传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因此需要对相关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全面的改革。就目前来看,构建一套科学和完善的适合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课程整体流于形式,缺少实践应用环节,教学实效性不强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基本都会在新生入学后不久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期学生能够尽早形成职业规划意识,树立学业和职业发展目标。但该课程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发展进程尚短,仅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再加上课程整体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体系,因此在教学效果上并不令人满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相对较强的学科,大多数民办高校将所有课程都集中到课堂,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理论教学,缺少实践应用环节,导致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不高,理解不深入,无法将课程与专业以及相关职业做到较好的衔接。再加上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大多来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学工队伍、思想政治研究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其本身就缺乏科学、系统的知识架构以及所教授相关专业职业发展的实践经验,专业化水平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出现了照本宣科,重书本理论,轻实践应用的问题,进而反映出了课程整体流于形式,教学实效性不强,不贴合应用实际的情况。
(二)课程设置缺少针对性,
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