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曲阜中医药学校教案课程方剂学专业中医中专(三年) 班级 06 级医疗 3班任课教师孙世山 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2 教案目录第一章方剂的起源和方剂学的发展第二章方剂与治法第三章方剂的种类第四章方剂的组成第五章剂型第六章方剂的用法第七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 1 、麻黄汤 2 、桂枝汤 3 、九味羌活汤 4 、小青龙汤 5 、止嗽散第二节辛凉解表 1 、银翘散 2 、桑菊饮 3 、麻杏甘石汤第三节扶正解表 1 、败毒散第八章泻下剂第一节寒下 1 、大承气汤 2 、大黄牡丹汤第二节温下 1 、温脾汤第三节润下 1 、麻子仁丸第四节攻补兼施 1 、新加黄龙汤第五节逐水 1 、十枣汤第九章和解剂第一节和解少阳 1 、小柴胡汤 2 、蒿芩清胆汤 3 第二节调和肝脾 1 、四逆散 2 、逍遥散 3 、痛泻要方第三节调和寒热 1 、半夏泻心汤第四节表里双解 1 、大柴胡汤 2 、防风通圣散 3 、葛根芩连汤第十章清热剂第一节清气分热 1 、白虎汤 2 、竹叶石膏汤第二节清营凉血 1 、清营汤]2 、犀角地黄汤第三节清热解毒 1 、黄连解毒汤 2 、黄连解毒汤 3 、清瘟败毒饮 4 、普济消毒饮 5 、仙方活命饮第四节清脏腑热 1 、导赤散 2 、龙胆泻肝汤 3 、苇茎汤 4 、清胃散 5 、玉女煎 6 、芍药汤 7 、白头翁汤第五节清热祛暑 1 、清暑益气汤第六节清虚热 1 、青蒿鳖甲汤第十一章温里剂第一节温中祛寒 1 、理中丸 4 2 、小建中汤 3 、吴茱萸汤第二节回阳救逆 1 、四逆汤第三节温经散寒 1 、当归四逆汤 2 、阳和汤第十二章补益剂第一节补气 1 、四君子汤 2 、参苓白术散 3 、补中益气汤 4 、生脉散第二节补血 1 、四物汤 2 、当归补血汤 3 、归脾汤第三节气血双补 1 、炙甘草汤第四节补阴 1 、六味地黄丸 2 、一贯煎第五节补阳 1 、肾气丸第六节阴阳双补 1 、地黄饮子第十三章固涩剂第一节固表止汗 1 、玉屏风散第二节敛肺止咳第三节涩肠固脱 1 、四神丸第四节涩精止遗第五节固崩止带 1 、固经丸 2 、完带汤第十四章安神剂第一节重镇安神 5 1 、朱砂安神丸第二节补养安神 1 、天王补心丹 2 、酸枣仁汤第十七章开窍剂第一节凉开剂第二节温开剂第十六章理气剂第一节行气 1、越鞠丸 2、半夏厚朴汤 3、瓜蒌薤白白酒汤第二节降气 1、苏子降气汤第十七章理血剂第一节活血祛瘀 1、桃核承气汤 2、血府逐瘀汤 3、补阳还五汤 4、温经汤 5、生化汤第二节止血 1、小蓟饮子 2、槐花散 3、黄土汤第十八章治风剂第一节疏散外风 1、川芎茶调散 2、消风散第二节平熄内风 1、羚角钩藤汤 2、镇肝熄风汤 3、大定风珠第十九章治燥剂第一节轻宣外燥 1、杏苏散 2、桑杏汤 3、清燥救肺汤 6 第二节滋润内燥 1、麦门冬汤 2、养阴清肺汤第二十章祛湿剂第一节芳香化湿 1、藿香正气散 2、平胃散第二节清热祛湿 1、茵陈蒿汤 2、八正散 3、三仁汤第三节利水渗湿 1、五苓散 2、猪苓汤第四节温化水湿 1、真武汤 2、实脾散第五节祛风胜湿 1、羌活胜湿汤 2、独活寄生汤第二十一章祛痰剂第一节燥湿化痰 1、二陈汤 2、温胆汤第二节清热化痰 1、清气化痰丸第三节润燥化痰第四节温化寒痰第五节治风化痰 1 、半夏白术天麻汤第二十二章消食剂第一节消食化滞 1、保和丸第二节健脾消食 1、健脾丸第二十三章驱虫剂 1、乌梅丸第二十四章涌吐剂 7 教学课题: 第一章方剂的起源和发展教学课时:2 学时教学目标:1 、掌握: (无) 2 、熟悉: 方剂发展史上的重点著作 3 、了解: 方剂(学)的定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 方剂发展史上的重点著作 2 、难点: (无) 教学准备: 常规课堂授课用品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步骤和内容: 1. 组织教学 2. 复习旧课(无) 3. 讲授新课 8 1 、开场致辞 2 、自我简介 3 、激励语( 1 )个人(现在------- 将来) ( 2 )家庭(父母------- 妻儿-------- 家族) ( 3 )集体(学校------- 中医事业------- 国家) 4 、学忆------ 需要反复强化( 2 )理解消化------ 提醒学生注意(举例:和解少阳的实质。) ( 3 )升华提高------ 临床能力关键 5 、介绍讲课思路课本明了的内容虽是重点不一定多讲,重点讲述课本不明了的内容。注意联系中医基础知识。 6 、简介《方剂学》的基本内容 7 、讲述课本内容( 1 )方剂的含义: (了解) ( 2 )方剂学的含义: (了解) (3 )方剂学的地位: (了解) 9 (4 )方剂的起源(注意唯物主义思想的灌输) (5 )方剂学的发展(注意重点方剂著作的
曲阜中医药学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