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新经济增长理论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单纯论述劳动与资本的局限性, 突出
智力投资,强调知识外溢、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有意识的劳动分工以及研究和开 发,直至将政府作用内生化,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经济增长的根源效的提高了经济中的实际投入,自然会相应提高产出水平。
(五) “边干边学”模型。阿罗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后期为罗默的理论 所吸收和沿用。阿罗试图提出一个“知识积累的内生理论”,并以此解释技术进 步现象。阿罗认为,知识的获得是“经验的产物”,而不仅是时间的函数,企业 在投资与生产的同时,会逐步积累起有效的生产知识,而这些知识反过来又可以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知识的创造是投资的“副产品”。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启示
(一)对现实经济的指导意义
寻找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增长模式。资料表明,各国的经济增长态势并不 是使用一个通用的模型就可以反映,发展中国家有其自身的历史条件和特殊性。 可以说,建立一个人口众多、资本薄弱的发展中国家特殊的经济增长模型是非常 具有挑战意味的。正如卢卡斯所说,印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措施使其经济增长如同 印尼、埃及一样快呢?如果能,应采取什么措施呢?如果不能, 其根本原因何在 呢?这些问题成为焦点,新增长理论从产生发展至今,历程短暂,在对指导发展 中国家的经济运行,寻找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方面尚需不断完善与充实。
加大教育力度以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美国经济学家巴罗在实证研究中,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得出的一条结论是,由于主要缺乏人力资本(即 教育)而不是缺乏物质资本投资,阻碍了穷国赶上富国。在此,人力资本被赋予 了高于物质资本的含义。知识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可以产生递增收益, 并使总的 规模收益递增,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积累、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 的水平。由此可见,各国在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 了其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的巨大差距。 从长期看,一国只有不惜在教育领域上 倾力投入,才有望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重新确立政策的决定性作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否定了政府对经济只有水
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的结论,依据知识随投资的增加而扩散的原理, 提出了一 系列的优化政策如补贴教育、研究和开发、刺激物质资本投资、激励新思想形成 并快速在世界范围内扩散等等。
政府兼顾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新经济增长理论断言,长期以来,政府 仅仅重视经济周期是完全错误的。总体看来,有效的政策除致力于消除或减少通 货膨胀与失业外,还要关注技术创新与进步。政府应集中精力资助那些能够促进 经济增长的要素,诸如
R&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改革以及专业化的人力资 源培养等。当然政策应该谨慎的实施,以免对经济产生误导作用。
(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树立重视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的观念。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专业化知识和人 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持续和永久的源泉与动力的观点对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的
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教育培训为主体的对人力开发而投入的费 用,具有比物质资本投资高得多的投资收益率。 经济发展的恒久动力及决定性因 素,正日益由物质资本的投入转向人类自身开发的人力资本投入。
加速人力资本和新知识积累。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
长主要取决于它的知识积累、技
读书笔记宏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