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高中生态循环课堂教案
高三语文
第7周04
总编号:
主备人:寇恒贵
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学会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提高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学会评价诗歌思想房山高中生态循环课堂教案
高三语文
第7周04
总编号:
主备人:寇恒贵
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学会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提高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学会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
方法 积累培 养语感
教学流程
一、学生背诵
名句背诵,默写。
二、学生展示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三、学生互批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
四、精讲点拨
了解考
题
(一)了解考纲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白要求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E(鉴赏评价)。
从近几年高考来看,本考点呈现以下特点和命题趋势 :
、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通常要求考生回答的是诗歌“写了 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之类的问题 ,即回答“是什
么”的问题。因此可以说,真正意义的“古诗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评价”题在 近年高考中非常少见。
、文学鉴赏的内容比较宽泛,较为自由,侧重感情评价。
(二)考题探究
.抓住题目透视
讨论下列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什么感情(3分)
送魏二 王昌龄(2010江苏)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离别时悲凉的心情。
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鹏鹊飞
考点解
读
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 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吴王宫里人
这两首诗(各)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审题)
参考答案:两首诗均通过古今不同景象的对比,抒发了对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 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方法
指导
(1)、答题要点:
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
(2)、答题步骤:
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出发什么感情。
.把握景物象征义
(20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月高悬对泪脸)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 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 :常常;频频。④爽:清爽,凉爽。合:环绕,充满。 风襟:衣襟。
(1)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解析:解答本题,一要紧密结合注释中的“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二要了解
“月”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把握住这两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具体
语境即可作答。
答案:全诗以明月兴思情,通过咏月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
情。
例题
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歌思想情感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