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巢湖市口袋公园建设
摘 要:本文结合口袋公园的概念、功能等内容,利用现场考察、文献查阅等方法研究了巢湖市口袋公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巢湖地方文化,并对巢湖市将地方文化引入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后续建设与设计做出了展望。城区绿化景观效果,为居民的日常休闲、文化交流提供了公共空间。对于人口密集,高楼林立,不具备条件建设大型公园的区域,口袋公园的建设是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局部环境的良好手段,为人们亲近自然提供了一个可以灵活布置的区域。
生态功能 口袋公园主要布置在城市建筑与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大型公园较少,口袋公园可以承担主要的生态调节的功能,尤其在净化空气,调节局部小气候,降低城市噪音以及在雨水收集、水土保持方面可以发挥较好的作用。特别在雨水收集上,利用绿地对雨水的蓄积作用,调节雨水,用口袋公园作为城市雨水系统排解的一个缓冲,对城市内涝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社会功能 口袋公园为居民的日常休闲、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空间,在口袋公园的建设中综合考虑使用群体的主要需求,平衡了私密空间和公开空间的比例。口袋公园主要布置在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周边,与城市人群的生活、生产活动非常接近,周边居民在其中可以进行锻炼、休憩、聊天等等社会活动,是轻松自由交流的地方。同时成体系的口袋公园也是一个城市的符号,将城市的历史、人文、自然风光化作一个个符号和元素融入口袋公园,作为展示城市文化和品味的窗口。
景观功能 口袋公园是城市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位于城市街道交口,居住区、商业建筑周边等。口袋公园具有公园应该有的一切要素,精心设计的景观小品,层次分明的植物,对周边生硬的水泥混凝土环境起到了柔化和美化的环境,植物的季节变化也让人们在城市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口袋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是城市公园体系的有力补充,发挥其布局灵活、建设成本低的特点,使其成为连接城市公园体系的纽带。
3 巢湖市口袋公园建设的现状。
口袋公园建设量较大,建设步伐较快 巢湖市自2012年区划调整并入合肥市之后,在巢湖市的城市規划中,建成区范围不再扩大,市区内存在建筑密度大、新老城区混杂、人口数量增加等问题,而大型城市公园存在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建设周期长等限制,因而市区范围内目前不具备建造大型城市公园的条件,由此造成城区内公共绿地较少,绿化率低,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问题。口袋公园作为一种“袖珍型”的公园,选址灵活、占地面积小、造价低等优点,可以在街道旁、滨水区域、居住区内等地灵活选址建造,提升城市的绿化率,丰富城市内部的公共活动空间,尤其适合巢湖市现阶段的城市绿化改造。
巢湖市自2015年启动城市改造工程以来,在近2年间已规划、建设了20余个口袋公园,后期还将建设20余个口袋公园,目前正在规划设计阶段。已建成和规划中的口袋公园大部分分布于城区内各主干道交口、环城河滨水地区、主要居住区内,大大丰富了城区内的公共绿化景观形式,提升了城区内的绿化率和景观档次,也为城区居民的休闲、娱乐与文化交流等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公共空间。
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空间的布局上是有规划、有系统的布置,例如“爱巢”、“乐巢”、“雀巢”等,从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在规划阶段的目标就是让其成为一个综合的
浅谈巢湖市口袋公园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