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行业危险废物与污染防治
高健磊
〔郑州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1. 制革工业开展与存在问题
制革工业开展概况
皮革及皮革制品作为高档生活用品原料,在国际市场上成为最活泼的商品之一,我国经过百年的开展,已经形丝绸感、色彩投其保持性、防水性、防油性、阻燃性、防污性、防雾性、可洗性等感观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及其他性能等方而都到达了相当高的水 平,始终引领着世界皮革及其制品的市场潮流。而我等方面比拟落后.多数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无法表达其应有的附加值。企业缺乏强烈的品牌意识。不少企业只注重外观的效仿,无视了产品的内在质量的提高,因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我国所出口的产品多为中低档产品,皮鞋、皮衣的出口平均单价远低于国外同类产品。
针对我国制革工业面临的问题,在未来20年我国制革工业技术开展规划中强调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二次创业〞:①依靠技术进步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逐步实现生产现代化;②“制革为根底,促进全国畜牧业、制革业联台开展;③开展优质、低污染新型化工材料生产,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④加快对环境无害的皮革化工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步伐,着力研究开发优质产品所需的皮化材料,使皮化材料向低污染、多品种、系列化方向开展;⑤逐步探索使制革湿加工与干操作两地分段生产的新模式,加快清洁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力度,以减少环境污染,⑥大力开展制革环保型工艺,加强对制革环保专用设备的研究开发力度。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展,有力地推动着皮革工业的开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参加WTO后,我国皮革工业将会迎来第二次快速、健康开展的机遇,近年来,我国制革工业实施了名牌战略措施,并着手兴建、改建或组建一批起点高、技术设备新、管理先进的皮革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而逐渐使皮革工业从数量主导型过渡到以品质、品种、出口、效益为主导的新阶段。
2. 制革生产污染物来源与特点
制革生产与污染物来源
废水污染源
制革生产流程大致由浸水去肉、脱毛浸灰、脱灰软化〔鞣前工段〕、浸酸鞣制〔鞣制工段〕、复鞣、中和、染色、加脂〔整饰工段〕等工序组成。各主要生产工序参加辅料及废水主要污染物特征,见表-1。其中,鞣前工段是制革污水的主要来源,污水排放量约占制革总水量的60%以上,污染负荷占总排放量的70%以左右;鞣制工段污水排放量占制革总水量的5%左右,整饰工段
那么占30%左右,其它占5%。各工段废水主要成分和水量分配情况见表-2。
表-1 各主要生产工序参加辅料及废水主要污染物特征
序 号
工 序
参加辅料
作用
废水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浸水
脱脂
脱毛浸灰
片皮
灰皮洗水
脱灰
软化及洗水
浸酸
鞣制
中和水洗
染色加脂
渗透剂、防腐剂
脱脂剂、外表活性剂
石灰、硫化钠
—
—
铵盐、无机酸
酶及助剂
NaCl、无机酸、有机酸
铬粉及助剂、碳酸氢钠
乙酸钠、碳酸氢钠
染料、有机酸、加脂剂及助剂
使皮恢复鲜皮状态
去除皮外表及肉部油脂
去掉表皮及毛,并松散胶原
纤维皮膨胀
分层
洗掉外表灰
脱去皮肉外部灰,中和裸皮
皮身软化,降低皮温
对鞣皮酸化
使胶原稳定
中和酸性皮
上色,并使革柔软饱满
血、水溶性蛋白、盐、渗透剂
外表活性剂、蛋白质、盐
硫化钠、石灰、硫氢化钠、蛋白质、毛、油脂
皮块
皮块
铵盐、钙盐、蛋白质
酶及蛋白质
酸、食盐
铬盐、硫酸钠、碳酸钠
中性盐
染料、油脂、有机酸及助剂
表-2 各工段废水主要成分和水量分配情况
参数
浸水
浸灰
脱灰、软化
浸酸铬鞣
复鞣加脂、染色
其他排水
pH值
温度/℃
沉淀物/〔mg/L〕
TSS/〔mg/L〕
BOD5/〔mg/L〕
COD/〔mg/L〕
Cr3+/〔mg/L〕
硫化物/〔mg/L〕
氯化物/〔mg/L〕
油脂/〔mg/L〕
含氯有机溶脂/〔mg/L〕
外表活性剂/〔mg/L〕
水量分配/%
6-10
10-30
100-250
2300-6700
2000-5000
5000-11800
—
0-700
17000-50000
1700-8400
—
0-400
20
-13
10-25
300-700
6700-25000
5000-20000
20000-40000
—
2000-3300
3300-25000
1700-8300
—
0-300
16
6
制革行业危险废物与污染防治(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