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规划与建筑设计
)《综合医院设计规范》
2
文库专用
目 录
一、医院建筑的选址
二、医院建筑规模的确定
三、医院的总体规划
四、医院的建筑设计
3
文库专用
一、医院建筑的选址
(一)析,尽可能预见到发展的需要,争取做到统一规划→一次设计→分期实现。
医院设计要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应在首先满足近期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考虑将来的发展,而不能舍“近”求“远”。
扩建必须使新老建筑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要充分利用原有房屋设施,减少拆迁。
尽量减轻扩建期间对医疗业务的影响。
(五)医院建筑的新老应变及改扩建:
三、医院的总体规划
18
文库专用
(2)医院的应变能力及改扩建方式:
平面延伸:①接长
②加宽
③添栋
竖向加层
填平补缺
取代换位
3、医院的应变策略与原则
(五)医院建筑的新老应变及改扩建:
三、医院的总体规划
19
文库专用
(3)增强医院建筑的应变能力
选择便于灵活发展的建筑基地和平面体形(工字、王字形布局)
选择适应性较强的护理单元形式
选择平面布置灵活的结构体系(框架、轻板框架结构)
有增建设备层,调整剖面形式的可能性
设置一定的灵活空间
选择便于分期扩建的构造方案
3、医院的应变策略与原则
(五)医院建筑的新老应变及改扩建:
三、医院的总体规划
20
文库专用
4、扩建规划要点
原有用地规模能否继续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
医院原有基地是否有可扩征的用地范围;
城市规划条件对医院的影响;
城市交通体系对医院的影响;
基地内需保留和拆除的建筑。
5、 规划扩建的总平面规划注意事项:
新老建筑功能和流线统一(不能各自为阵);
交通流线(人流、车流、污流、物流)的统一;
医院远期发展规划的设计和医院不停业分期实施的构想;
医院的生态环境与停车场地。
(五)医院建筑的新老应变及改扩建:
三、医院的总体规划
21
文库专用
四、 医院的建筑设计
1、建筑物出入口:
门诊、急诊、急救、住院应分别设置出入口。出入口均应为无障碍出入口。
门诊、急诊、急救和住院主要出入口处,必须有机动车停靠的平台及雨棚。如设坡道时,人行坡道坡度按无障碍坡道设计。
医院的分区和医疗用房应设置明显的导向标识。
2、电梯:
二层及二层以上的医疗用房宜设电梯,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医疗用房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二台,其中一台为无障碍电梯。
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一)《综合医院设计规范》的一般规定
22
文库专用
3、楼梯:
楼梯的位置应同时符合防火疏散和功能分区的要求。
,。
。平台深度,不宜小于2m。门宽度应与疏散楼梯宽度相匹配,门的开启不应影响疏散。
4、二层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抢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置坡道,坡道坡度按无障碍坡道设计,并应有防滑措施。
5、通行推床的室内走道,;有高差者必须用坡道相接,坡道坡度按无障碍坡道设计。
6、半数以上的病房,应获得良好日照及景观。
四、医院的建筑设计
(一)《综合医院设计规范》的一般规定
23
文库专用
7、门诊、急诊和病房,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
8、室内净高不应低于下列规定:
,;
,或根据需要而定。
。
9、护理单元的配餐室、浴厕、盥洗室等辅助用房的位置,应力求减少噪声对病房的影响。
10、病房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间应小于或等于50dB夜间应小于或等于40dB,隔墙与楼板的空气声的计权隔声量应大于或等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宜小于或等于75dB。
11、室内装修和一般防护要求
四、医院的建筑设计
(一)《综合医院设计规范》的一般规定
24
文库专用
(二)医院建筑的组合形式:
1、分散式:将门诊、住院、医技及后勤部分分栋建造。
优点:自然通风、采光良好,便于独栋建设。
缺点:交通路线长,运行负荷长,节能差,占地面积大。
2、集中式:将门诊各科、医技及住院、后勤部分集中在一栋建造。
优点:交通路线短,设备运行负荷短,节能好,占地面积小。
缺点:许多房间要靠机械通风和人工采光,自然通风、采光差。
3、综合式:结合了分散式和集中式的优点。
四、医院的建筑设计
25
文库专用
(三)门急诊楼的设计:
1、注意事项:
功能流线要清晰、直接,注意解决好内部人流走向和竖向
交通,科室人多的设在下层,行动不
医院规划与建筑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