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X)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编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编码管理,明确: .
XX)有限公司
信息系统编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目的为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编码管理,明确编码的申请及审批流程,充分满足公司改革与发展对信息系统的需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2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安信集团及所属机构的所有物品、资料等的系统编码的管理与维护。
第3条职责
ERP管理部:负责信息系统编码及编码规则的整体维护和管理,ERP管理部人员负责新增编码的审核及系统录入工作。
1. 产品编码管理部(小组):负责总部采购的成品及原材料的编码申请的审核工作,并负责具体编码规则的管理与维护。
2. 公司工厂:生产管理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编码申请;制造部门:负责半成品的编码申请。
3.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物品(原料、辅料、成品及其他商品)的编码申请及供应商资料的维护,其中市场推广部负责外购文宣物料等的编码维护及录入。
4. 财务部门:负责根据销售部门收集和提供的销售客户信息进行编码并录入ERP。
5. 人力资源部:负责对所有员工信息及编码的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编码规则
第4条编码原则:为了更好的管理系统编码,必须制定合理、科学的编码管理体系,新增系统编码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唯一性:同一物品只能对应一个编码,同一编码只能代表一个物料,绝不能出现一个物料多个编码,或一个编码多个物料的情况。
2. 可使用性:编码的长度不宜过长或过短,否则不易编制或识别。
3. 规则性:编码应当是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编制。
4. 可读性:可根据物料编码识别出该物料的类别等信息。
5. 通用性:同一编码原则应能涵盖所有同类物料,新增加的品种也能够适用。
6. 扩展性:编码原则的制定应能考虑公司5-10年内物料的变化趋势。并且要对不同的情况留有一定的余地。
7. 效率性:编码原则不仅要考虑使用者是否可以较容易地解读,方便记忆和识别,还应当考虑是否有助于提高日常操作的效率。
8. 兼容性:本公司的物料编码应当考虑与主要客户、重要供应商的编码的兼容性。可根据需要建立物料编码对照表方便比照查询。
9. 综合性:编码原则应考虑与产品(B0单)、生产、采购、仓库管理、物料控制、财务、使用软件系统等相关方面的配合使用问题。
1. 第5条编码规则编制要求结构、性能(功能)、规格等完全相同或有微小差别但用途完全相同的物料,只能采用同一个物料编码。
2. 各类物品编码规则中应明确字符形式、字符位数、字符含义等,并进行规范性的描述;
3. 新增的零部件、原材料种类等的编码代号应与成品的相应编码一致。
4. 新增工艺标识时,不能与系统中已有工艺标识重复,避免出现同一标识所指不同意义的情况。
5. 新增工艺标识中不允许使用“*”、“/”、“()”等符号对于产品推广等特别编码需求,由编码申请部门提报产品编码管理部(小组)协调处理。
各“
信息系统编码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